独惜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故数十年来,流亡各地,如浮萍断梗,一事无成耳。
铁杖师弟虽有此心,可惜洪师兄未有消息耳。”
兆余和尚言时,态度有异。
铁杖僧久历江湖,机警非常,一见此状,便知兆余言不由衷,实则已知洪熙官之居址,但不肯明言耳。
灵机一触,想得一计,乃不便再问,只与兆余谈及佛山情形,与少林之事。
闻谈一会,退回禅房。
是夜三鼓过后,铁杖僧静静起来,潜在塔坡寺内潜行,暗暗窥探,希望发现秘密。
不料来到中殿,各处之门均已紧闭,无法进入,只得退回房中,卧在床上,暗自思量,认为寺中僧人必知洪熙官之踪迹,特不肯明言耳。
好,有钱使得鬼推磨,自己亦为佛门中人,深知佛门之中,必有败类存在,若能侦知谁是败类,用黄金以诱之,必可得其实情矣。
铁杖僧想至此,决定明日开始进行,乃瞌目欲瞒,但思潮起伏,辗转不能成眠。
四鼓已过,仍不能入梦,只有眼光光望着蚊帐顶。
正辗转间,忽闻瓦上悉然一声。
声音虽然微弱,可是铁杖僧耳目聪明,一闻此声,知道有人在瓦上行过,立即从床中一跃而起,潜开房门,蹑足而出,一跃登瓦,爬上屋脊。
纵目一望,只见一条黑影,扳檐越瓦,直向方丈室之前跃下。
铁杖僧暗喜曰:“是矣,此必洪熙官等,星夜派人回来,与方丈普慈暗问消息,不料却被我于无意间发觉。
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此天亡洪熙官者也,哈哈。”
铁杖僧想至此,亦跃下方丈室前,潜至室后,伏于窗下,侧耳而听。
夜深人静,惟闻室内喁喁唧唧之声,声音细碎,不知说何语。
铁杖僧大失所望,恐为室内人所知,又不敢推开窗门,无可奈何,只有退至花间,潜伏于花砌之后,暗暗望着方丈室之门。
良久,五鼓已过矣,天尚未明,见方丈室之门,呀然而辟,一人身穿黑衣,闪身而出,纵身一跃,跳上檐前,轻功不弱,身轻如燕。
铁杖僧一见,益证实此人为洪熙官,即不然亦为洪熙官之师弟陆阿采,或其子洪文定等。
盖非少林弟子,未必有此技术也。
铁杖僧急亦跃登瓦上,远远随后,见黑影向寺前而去,铁杖僧随之,至寺前跳落地上,望田野桑基间而奔。
铁杖僧尾随不舍,二人相隔有三四十丈。
前面之人,一路前奔,似乎仍未知有人暗随他,一路向前,脚快如飞。
至??岗山下,天已微明,可辨面目。
铁杖僧恐被发觉,不敢追随太近,远远望去,只见此人国字口面,浓眉大眼,英武非常,年在三十余岁,体格魁梧,固亦武林之雄也。
铁杖僧益证实此人必为洪熙官之子洪文定,乃紧随不舍。
绕过??岗之下,至一白石田基。
基之两旁,满植松树,两行整齐非常,中间一条白石路。
松之外,乃为石涌,涌水清澈,其平如镜。
松影映入水上,加以旭日白云,景色至为幽美。
盖此路为厦滘乡之风景区,其名松路,由佛山至厦滘乡之交通孔道也。
洪熙官等,自从在塔坡寺前,把林元燕等,杀到惨败之后,即至厦滘乡梁边村,暂居于梁宪之家。
梁宪为武人出身,家财富有,拥有田庄数所,良田百亩,慷慨任侠,交游广阔,庄中常备肥鸡美酒,款待嘉宾,江湖人士,绿林英雄,多与为友。
洪熙官名闻岭南,梁宪仰慕已久,故由公爷锦介绍之后,梁宪即留洪熙官等于庄中居住。
洪熙官一住月余,未敢回省,时派洪文定、胡亚彪等于夜间至塔坡寺拜访普慈和尚,探问消息也。
是夜,洪熙官又命其子洪文定,至塔坡寺拜访普慈和尚,不料乃为铁杖僧所见,暗暗相随。
(第11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