绅字仲缙,义乌人,待制祎之仲子。
《明史》附见《祎传》,称:“祎死时,绅年十三。
事母兄尽孝友。
长博学,受业於宋濂。
濂器之曰:‘吾友不亡矣!
’蜀献王聘绅,待以客礼。
绅启王往云南求父遗骸,不获,述《滇南痛哭记》以归。
建文帝时,用荐召为国子博士,预修《太祖实录》,献《大明铙歌鼓吹曲》十二章,卒於官。”
王泌《东朝记》以为成祖召入翰林,编摩《太祖实录》者,误也。
其集冠以《铙歌》十二首,即建文初所献;次为赋二篇;次为古今体诗及诸杂文;末为《附录》一卷。
绅,名父之子,又师承有自,其文演迤丰蔚,不失家法,诗亦有陶、韦风致,无元季纤秾之习,在洪武、建文之时,卓然自为一家,不但行谊之高也。
名其斋曰“继志”
,可谓无*所生矣。
△《练中丞集》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练子宁撰。
子宁名安,以字行,号松月居士,新淦人。
洪武乙丑进士。
建文时官左副都御史,燕兵入,殉节死。
事迹具《明史》本传。
当燕王篡立之初,诬建文诸臣为奸党,禁其文字甚严。
弘治中,王佐始辑其遗文,名曰《金川玉屑》。
故徐泰《诗说》有“金川练子宁《玉屑》无多,为世所宝之”
语。
此本乃泰和郭子章重编,附以《遗事》一卷,其裔孙绮复增辑之。
黄溥《简籍遗闻》尝记集中可疑者三事:一曰《送花状元归娶诗》,谓洪武辛亥至建文庚辰,状元但有吴伯宗、丁显、任亨泰、许观、张信、陈安阝、胡靖七人,无所谓状元花纶。
纶乃洪武十七年浙江乡试第二人,不应有奉诏归娶事。
一曰《故耆老理庭黄公墓志》,谓子宁及第在洪武十八年,此志后题洪武丙辰三月之吉,乃洪武九年,不应结衔称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
一曰《集后杂考》,引叶盛《水东日记》载长乐郑氏有手卷,练子宁赋,张显宗跋,称显宗状元及第,洪武时亦无此状元。
其言颇核。
盖子宁一代伟人,人争依托,因而影撰者有之,然终不以伪废其真也。
△《逊志斋集》二十四卷(内府藏本)
明方孝孺撰。
孝孺有《杂诫》,已著录。
是集凡杂著八卷,书三卷,序三卷,记三卷,题跋一卷,赞一卷,祭文、诔、哀辞一卷,行状、传一卷,碑、表、志一卷,古体诗一卷,近体诗一卷。
史称孝孺殉节后,文禁甚严。
其门人王稔藏其遗稿,宣德后始稍传播,故其中阙文脱简颇多。
原本凡三十卷,《拾遗》十卷,乃黄孔昭、谢铎所编。
此本并为二十四卷,则正德中顾璘守台州时所重刊也。
孝孺学术醇正,而文章乃纵横豪放,颇出入於东坡、龙川之间。
盖其志在於驾轶汉唐,锐复三代,故其毅然自命之气,发扬蹈厉,时露於笔墨之间。
(第9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