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观《藿园》一集,诚戛戛独造,亦能自立门径者。
其子孙则沿波而讨奇耳。
△《古诗选》三十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士祯编。
士祯有《古欢录》,已著录。
此编凡五言诗十七卷,七言诗十五卷。
五言自汉、魏、六朝以下,唐代惟载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人。
七言古逸一卷,汉、魏、六朝一卷,唐则李峤、宋之问、张说、王翰四人为一卷,王维、李颀、高適、岑参、李白为一卷。
而王昌龄、崔颢二人则称附录。
五卷以下则唐杜甫、韩愈,宋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晁说之、晁补之、陆游,金元好问,元虞集、吴莱十三人之诗。
而李商隐、苏辙、刘迎、刘因四人称附录。
夫五言肇於汉氏,历代沿流,晋、宋、齐、梁业已递变其体格。
何以武德之后,不容其音响少殊。
使生於隋者,如侯夫人《怨词》之类,以正调而得存。
生於唐者,如杜甫之流,亦以变声而见废。
且王粲《七哀》,何异杜甫之《三别》?乃以生有先后,使诗有去留。
揆以公心,亦何异李攀龙唐无五言古诗而有其古诗之说乎?至七言歌行,惟鲍照先为别调。
其馀六朝诸作大抵皆转韵抑扬。
故初唐诸人多转韵,而李白以下始遥追鲍照之体。
终唐之世,两派并行。
今初唐所录
寥寥数章,亦未免拘於一格。
盖一家之书,不足以尽古今之变也。
至於越人歌惟存二句之类,则校刊者之疏,或以是而议士祯,则过矣。
△《十种唐诗选》十七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士祯编。
取唐人总集八家及摘宋姚铉《唐文粹》所载诸诗,各为删汰。
凡《河岳英灵集》一卷,《中兴间气集》一卷,《国秀集》一卷,《箧中集》一卷,《搜玉集》一卷,《御览集》一卷,《极玄集》一卷,《又玄集》一卷,《才调集》三卷,《唐文粹》六卷。
附以士祯所选《唐贤三昧集》,共为十种。
其去取一以神韵为宗,犹其本法。
惟《才调集》、《唐文粹》删汰未精,门径丛杂,而《文粹》尤甚。
如卢仝《月蚀》诗、陆龟蒙《江湖散人歌》,皆不能谓之盛唐格也。
又韦庄《又玄集》,原书已佚,今所传者乃赝本。
冯氏《才调集》凡例言之,而士祯仍为选录,亦失别裁。
其《三昧集》一种,乃其生平宗旨所在
,去取较为精密。
世多摘出别行,今亦别著於录。
又士祯《居易录》曰:“近日金陵有刻《唐诗十集》者,谓为予所订。
(第10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