殆性之所近,不觉滥收欤?北宋诗话惟欧阳修、司马光及攽三家号为最古。
此编较欧阳、司马二家虽似不及,然攽在元祐诸人之中,学问最有根柢。
其考证论议,可取者多,究非江湖末派、钩棘字句以空谈说诗者比也。
△《后山诗话》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宋陈师道撰。
师道有《后山丛谈》,已著录。
是书《文献通考》作二卷。
此本一卷,疑后人合并也。
陆游《老学菴笔记》深疑《后山丛谈》及此书,且谓《丛谈》或其少作,此书则必非师道所撰。
今考其中於苏轼、黄庭坚、秦观俱有不满之词,殊不类师道语。
且谓苏轼词如教坊雷大使舞,极天下之工,而终非本色。
案蔡绦《铁围山丛谈》,称雷万庆宣和中以善舞隶教坊。
轼卒於建中**元年六月,师道亦卒於是年十一月,安能预知宣和中有雷大使借为譬况。
其出於依托,不问可知矣。
至谓陶潜之诗切於事情而不文,谓韩愈《元和圣德》诗於集中为最下。
而裴说《寄边衣》一首,诗格柔靡,殆类小词,乃亟称之,尤为未允。
其以王建《望夫石诗》为顾况作,亦间有舛误。
疑南渡后旧稿散佚,好事者以意补之耶?然其谓诗文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
又谓善为文者因事以出奇。
江河之行,顺下而已,至其触山赴谷,风抟物激,然后尽天下之变。
持论间有可取。
其解杜甫《同谷歌》之“黄独”
,百舌诗之“谗人”
,解韦应物诗之“新橘”
三百,驳苏轼《戏马台诗》之“玉钩、白鹤”
,亦间有考证。
流传既久,固不妨存备一家尔。
△《临汉隐居诗话》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宋魏泰撰。
泰有《东轩笔录》,已著录。
泰为曾布妇弟,故尝托梅尧臣之名,撰《碧云騢》以诋文彦博、范仲淹诸人。
及作此书,亦党熙宁而抑元祐。
如论欧阳修则恨其诗少馀味,而於“行人仰头飞鸟惊”
之句始终不取;论黄庭坚则讥其自以为工,所见实僻,而有“方其拾玑羽,往往失鹏鲸”
之题;论石延年则以为无大好处;论苏舜钦则谓其以奔放豪健为主;论梅尧臣则谓其乏高致。
惟於王安石则盛推其佳句。
盖坚执门户之私,而甘与公议相左者。
至“草草杯柈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一联,本王安石诗,而以为其妹长安县君所作,尤传闻失实。
(第7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