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法国领事丰大业却觉得清政府这是在故意找茬儿,他怒气冲冲地带着几个人冲了出来,手里还拿着枪,对着知县刘杰就是一顿呵斥,刘杰也据理力争,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阿才站在人群中,看着丰大业那嚣张的样子,气得握紧了拳头,恨不得冲上去揍他一顿。
突然,丰大业情绪失控,竟然朝着知县刘杰的随从开了一枪,那随从应声倒地,鲜血溅了出来。
这一下,就像点燃了火药桶一样,民众们彻底被激怒了,大家高喊着“打死洋人”
,纷纷冲了上去。
阿才也热血上头,跟着人群一起朝着丰大业和那些洋人扑了过去。
丰大业还想继续开枪,却被愤怒的民众一拥而上,几下就把他打倒在地,一顿拳打脚踢,不一会儿,丰大业就没了气息。
随后,人群又冲向了望海楼教堂等洋人聚集的地方,有人放起了火,一时间,火光冲天,教堂里的洋人、教士们四处逃窜,可还是有不少人被民众抓住,一阵混乱之后,有二十多个洋人被殴毙,多处洋楼被烧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阿才在这场混乱中,也跟着众人一起宣泄着心中的愤怒,他觉得自己是在为那些受苦的孩子和被欺负的百姓报仇,可他并没有意识到,这场风波将会引发多么严重的后果。
等事情稍微平息了一些,阿才才回过神来,看着眼前一片狼藉的景象,心里隐隐有了一丝不安。
他知道自己参与了这么大的事儿,肯定不会就这么算了,可他又觉得自己没做错,那些洋人本来就该受到惩罚。
随着天津教案的消息传开,中外都被震动了。
法国方面得知消息后,大为震怒,立刻向清政府施压,要求严惩凶手,并且赔偿巨额损失,其他列强也纷纷站出来,支持法国,借机向清政府提出各种无理要求,妄图进一步扩大在华权益。
清政府这边顿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民众的情绪确实是被洋人长期的恶行所激怒,有其爆发的缘由;可另一方面,面对列强的强大压力,又不敢强硬对抗,只能一边安抚洋人,一边想办法平息国内的民愤,开始着手调查天津教案,抓捕所谓的“凶手”
。
阿才回到家后,把自己参与的事儿告诉了家人,家人都吓坏了,劝他赶紧出去躲一躲,可阿才却梗着脖子说:“我又没做错,凭什么要躲?那些洋人干了那么多坏事,就该有人站出来收拾他们!”
可没过几天,官府就开始在城里四处抓人了,凡是参与了那天冲击育婴堂和教堂的人,都在抓捕之列。
阿才的邻居看到官兵往这边来了,赶忙跑来告诉阿才,让他快跑。
阿才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匆忙收拾了一下,从后门跑了出去,开始了东躲西藏的日子。
在躲藏的日子里,阿才四处打听外面的消息,他听说官府为了平息洋人的怒火,已经抓了不少人,还准备把一些人砍头示众,阿才心里既气愤又无奈,他觉得官府太软弱了,怎么能向着洋人,却来惩罚自己的百姓呢。
有一回,阿才偷偷跑到一个以前相熟的工友家里,想问问情况,工友告诉他,现在城里人心惶惶的,大家都怕被牵连,而且洋人还不依不饶,要求必须严惩更多的人,不然就要派兵来攻打天津呢。
阿才听了,眉头紧皱,他知道这件事越闹越大了,可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继续躲着,希望这场风波能早点平息下去。
到了夏天最热的时候,阿才躲藏的地方也越来越不好找了,官兵搜捕得越来越严,他有时候一整天都不敢出门,只能饿着肚子躲在角落里。
有一次,他实在饿得受不了了,趁着天黑出去找吃的,结果差点被巡逻的官兵发现,好不容易才逃脱了。
就在阿才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他听说清政府派了曾国藩去处理天津教案,曾国藩到了天津后,一边调查事情的真相,一边和洋人进行交涉,试图找到一个既能让洋人满意,又能尽量减少对百姓惩处的办法。
阿才心里对曾国藩还是抱有一些期望的,他想着曾国藩是个有威望的大臣,说不定能为百姓主持公道呢。
(第2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