弁言野语02-《一担一担怎么读》

弁言野语02(第5页)
🎁美女直播

几次笔会,尚在盘桓山水之间,他已诗成若干首。

他对于世间万物的敏感、细微观察及敏捷的诗才、奔泻的诗绪,令欣赏他的人永远对他刮目相看。

一个需要指出问题是:他的这种诗体需不需要向更严谨的格律化贴近?我觉得天马行空,还是任其驰骋便了。

现在写所谓“旧体诗”

成为时尚,其实在我看,绝大多数尚未入门。

我一向认为,写旧体诗是需要才气的,不是随意信手涂鸦。

旧体诗讲究形象思维,遣词用字推敲琢磨,“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是需要下李贺那般呕心沥血的功夫的。

何况还须腹笥极博,还要遵守谨严的格律“戴着镣铐跳舞”

,即如号称“老来渐于诗律细”

的杜甫,据考证他留下来的1451首律诗、绝句,字字合律的仅有23首。

当然,诚如《诗品》所云:“文多拘忌,伤其真美”

,可见格律当让于内容,大师也是不受拘泥的。

彭俐的诗当然不受格律羁绊,但是形象思维还是应该讲求的。

一些字词亦尚需琢磨,不知以为然否?

现在的新体诗几乎没有读者,旧体诗渐成“绝学”

毛泽东曾说过旧体诗“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

,又云:“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

民歌中倒是有一些好的。

将来趋势,很可能从民歌中吸取养料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

民歌的“形式”

本来就与旧体诗相仿佛,将古体诗与民歌相结合,也许,将来会成为中国的一种新诗体?期望彭俐的探索起于跬步而行将千里。

清风嘘帛墨还新

——崔世广《雪池诗墨》读后

2019年初,与书法家吴志实、崔世广等雅集,作《得崔世广兄赠墨书有赠》一首,并附注,抄如下:明月落梅襟见雅,

清风嘘帛墨还新。

拍栏似在烟江里,

残酒推杯夜半深。

世广兄为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不同流俗,高古雅妙,当然有规矩的底子。

他常写诗,新、旧两体间杂,意境频出。

但不是明显“赋到沧桑句便工”

那种类型。

世广兄当然首先是书家。

古人常作《论书绝句》,比如清代有名的探花书法名家王文治,作论书绝句30首,将古人书家逐一评说,颇见高深,据说至今未有注释本。

我赠世广兄的诗,算不得论书绝句,只是酬唱。

不过我看启功先生《启功论书绝句百首》,有的也并非评价书法,如第80首写潘元绍,是在评判其人而非论书。

由此证明论书绝句并非易写。

书法玄妙,形之于诗,难上加难矣。


(第5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