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如水,纳西少女亦皆如月,与游人踏而歌之,挽而舞之,观者皆拊掌和之。
云髻笑靥,花气云裳,未饮已微醺也。
城有酒肆,过石桥,临流水,浅拍轻歌,倚栏小酌,听丝竹古乐,见碧水潺潺,中天皓色,照如白昼,几疑世外桃源。
嗟夫,一洗羁尘,我心逸绝,浮云荡然,机锋岑寂,焉能不醉也。
因口占小诗以记神怡:
斜阳山雪暮云时,
垂柳家家绕碧池。
不觉倚栏人已醉,
竹箫细细雨丝丝。
《古意何求》序
何军委兄擅画人物,其纵笔古今,气韵生动,纤毫毕现,各臻精妙。
辄令人神往,入境已矣。
刘熙载《艺概》云:“灵和殿前之柳令人生爱,孔明庙前之柏令人起敬。
以此论书,取姿何如尚气格耶?”
书论如此,画亦当然。
所以同源,气格为上。
其笔下人物灵动飘逸者,不可枚数。
尤高士仕女,一衣一带,出水当风,古意盎然。
笔线造型,极臻讲究,墨韵亦丰润郁沛,正如浙派大师吴茀之所云:“国画不讲笔墨与气韵,亦郎世宁之流。”
军委兄之气韵、骨法,亦即前人所云之“格法”
,从笔墨中出矣!
其擅画钟馗,尤见匠心。
画钟馗者,亦不胜之数。
提剑捉鬼者多,即便嫁妹,不脱煞气。
曾见其画《月下饮酒之钟馗》,竟出前人窠臼:月光如练,松竹摇曳,钟进士于波光水影相映中,枕剑听箫。
但见笑靥,不见醉态。
如画隐逸,高古蕴藉而不嘘火气,有此安详宁静入梦高卧之钟馗,令观者意会遐思,乃妙境也。
“取姿致何如尚气格”
,非胸中孕有丘壑者,不能如此神韵飞泻。
意所未设,笔之为开。
未见繁章,有意外之妙,步趋仿古则未必见古意。
所谓恺之“迁想妙得”
,而其想不迁,其得决不可妙;而其意不古,其画焉可有气格耶?故军委兄之古意,知其者必知其格自高也!
怒江伏虎罗汉石赋
吾国之怒江者,滇之大川也。
一呼奔泻,蜿蜒曲突;两岸削崖,葱茏遮蔽。
惊心激浪先冲天,荡魄狂涛后裂岸;叠立而汹涌,嚣腾而澎湃,为人鸟不可逾之也。
既以神州之广,江流何其横纵?继以河川之多,江石何其杂博?怒江之水兮清清,盘古之石兮莹莹。
而水中有石,湍涤何止千载?石上有纹,天工徒叹神奇。
故其鬼斧纹石者,日月之华润,精灵之孕育也。
(第6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