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中,大的小的,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所有人都有了连接,孩子们在探索,父母亲在护持。
行走中的家庭,成为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关爱的共同体。
李明浩大学学的是数学,毕业有十几年了,工作单位是一家很有名的企业。
他在周末做这份公益,和孩子们在一起一点儿也不觉得累。
“您若有兴趣,可以进我们的群看看。”
他将我拉进了他们的群。
七
孩子们纷纷算出来了雨燕塔有多少只小鸟的家后,活动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爬野山。
朗朗笑声中,队伍又出发了。
我很遗憾,因为有事不能再跟着去爬野山了。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他们为什么叫渡渡鸟?
渡渡鸟是仅产于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的一种不会飞的鸟,是除恐龙之外最著名的已灭绝动物。
它全身羽毛蓝灰色,喙有20厘米长,翅膀短小,双腿粗壮,体型庞大,体重可达23公斤。
渡渡鸟原本也能够飞行,但在毛里求斯岛上,渡渡鸟没有任何天敌,又有着丰富的食物,在长久的自然界的进化过程中,它的胸部结构慢慢发生改变,以至不足以支撑它的飞行,最终成为只能在陆地上跳跃前行的鸟。
渡渡鸟不会飞,而孩子们需要学会“飞”
,这不是矛盾么?
八
晚上,我在“渡渡鸟”
的微信群里看到了这次活动的一些分享故事。
第一次参加“渡渡鸟”
活动的家长说,她体验了不一样的奥森,不一样的徒步,也突破了自我看不到的自己。
她的孩子更是喜欢,一次次说,下次还要参加渡渡鸟的活动。
另一位家长说,一个女孩被路旁一朵黄色的花吸引住了,停下来看花。
她的爸爸妈妈看到了,并没有催促她赶紧走,而是也停下来,爸爸拿出相机识别花名,妈妈则拿出小本和笔,让孩子将发现的小花记录下来。
待记录完毕,一家人立即小跑着去追赶队伍。
看着女孩高兴地跑在前面,她感动地想,刚才女孩的爸爸妈妈显出的那份从容耐心非常的智慧。
有个3岁的孩子有点感冒,嘴都干裂了,可在路上看到红宝石、小野莓、漂亮的小鸟时,他的眼睛里就有了星星点点的亮光。
爬野山时,有个男孩子一边爬一边说害怕,眼睛都不敢往下看,但爬完以后就在那里分享,说爬山过程中得到几个小队友和叔叔的帮助与鼓励,他变得勇敢了,下次他一定不再害怕,一定可以自己爬上山了。
……
我猛然意识到,在移动的村庄中,行走本身就是力量。
让孩子在行走中感受自然、悦纳自然,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接纳与关爱,获得情感和知识的滋养,在此基础上培育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充满自由和尊重的童年故土。
一次次的行走,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变得活力四射,大人,或者说“妈妈心”
与孩子的亲密关系也建立了。
这就是村庄的魅力。
但是,我仍然不太理解不会飞的渡渡鸟和行走的村庄之间的隐喻。
我在微信里向李明浩咨询,他很快就回复了我。
九
(第5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