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州河畔
四十余年前,我和一批同学在辽南的复州插队。
我们住在复州河畔两个村子中间,西边的叫杏树园,东边的名为西瓦。
明末清初,这里离八旗的兵营不远,满汉杂居的历史形成了特别的风气。
复州河两岸有许多古迹,偶尔能见到一点石刻、瓦当,细看坟茔中的碑文,都斯文得很。
曲曲弯弯的河道旁,见证了远去的古风。
大队一位负责人很是热情,人称“秀才”
。
他读书颇多,是远近有点名气的人物。
有一段时间他负责管理青年点的工作,常常出现在我们周围。
我们这些插队的所谓知识青年,无论墨水还是见识,都远在这位“秀才”
之下。
“秀才”
的心细,让我们很快融到乡下的生活里,熟悉了各类活计。
新来的知青多在治山队劳动,一部分人开山放炮,把那些石头运到村外的水泥厂;另一部分到各小队劳动,与农民们有了直接的接触。
白天的工作强度很大,尤其是秋季收割庄稼,复州河南岸的玉米地一望无际,每垄地割到头,都要一个多小时。
几天下来,一些同学累得趴下,好像骨头都松动了。
不久有人就开始逃避劳动,懒惰的情绪蔓延起来。
不过一些人也找到了寻乐的方式,业余时间吹着口琴,唱着《山楂树》《三套车》《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惆怅的调子在山坡的宿舍散开,一天的疲劳也驱除了大半。
下了工地的伙伴们,喜欢恶搞,有时自唱自跳,口哨中自我扭动着身子,好像非洲人的摇摆舞。
也有人围观着,发出惊奇的怪声。
众人的狂欢,划破了乡下的夜的寂静。
“秀才”
见到大家“无政府”
的样子,并不干预,只是偶尔提醒我们,俄罗斯的歌曲,不能公开去唱,“苏修”
的歌,还是不健康的。
乡里人喜欢影调戏,对于洋歌并不欣赏。
据说以前这里过节常有搭台唱戏的习惯,后来不再有人张罗此事,但他们以为真的艺术,是热闹的而非凄然的,城里来的青年不免有些自恋。
自恋当然也就浪漫,治山队的人赶着马车到附近的长兴岛拉货,说是工作,也有到海边游玩的意味。
深秋的时候,在田地里点上篝火,偷偷烧花生吃,却又生怕村民发现。
青年点的几任点长都有点创意,领着众人在西北的山上种了许多桃树,期待几年后能够结出果实来。
他们还在房前打了口井,搞了一片大菜园。
几位同学在山上养蚕,带着自制的火药枪看护着山林,每天在山上走来走去,像巡逻的哨兵。
印象深的是老万同学,他的年龄与我相仿,每天乐乐呵呵的,像是乡下玩客,无论怎么枯燥的环境,他似乎总能寻出些趣味来。
我和老万住在一个房间,彼此的关系甚好。
(第1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