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以后有了各自的家庭,也彼此会是对方一辈子的依靠与牵挂。
也许相知更深的,最后便走在了一起。
恋人不都是这样的吗--相遇,相识,相知,然后相爱。
很多人都说不相信男女之间会有纯粹的友情,其实只是因为友情太深,变成爱情了而已。
就像恋人之间一样,真正的爱情,不正是相爱过后的相亲,恋人之后的亲人吗?
友情在我们的生命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位子,谁都不可或缺。
从这一方面来讲,三毛是一个无比幸运的人。
她有那么多爱她的人,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
亲情,她有那么那么样的爱她的父母,为她操了一辈子的心,把几乎所有的爱都倒向她这一边,一辈子为她担惊受怕、对她小心翼翼,最后还要忍受白发人送黑发人之苦的没有丝毫怨言的父母。
她还有亲爱的弟弟妹妹姐姐,在她生前身后,都在人前人后为她张罗着,辩护着,夸赞着,守卫着。
在她对学校敏感的时期,他们说学校的趣事都偷偷说,怕伤了她的心。
而尽管三毛对兄弟姐妹漠不关心,他们也从来没有责怪过她,始终在心里支持她、理解她,默默地为她守护着。
爱情上,除了那个众所周知的荷西,那个等了她足足六年,在表白不成还一度流泪想要自杀的荷西,那个为了她一头栽进撒哈拉的男人,那个为了她最终葬身海底的男人,三毛还有其他许许多多为她付出的人。
最开始的舒凡,因为她的纯真与执着,与她走在一起,后来苦于三毛的敏感,但是仍然感念三毛的真挚,不忍心伤害她,没有提出分手,最后遭遇“逼婚”
,两人抱头痛哭,才说了一句“祝你愉快”
,这是一个多么懂得爱护女生心灵的男生。
后来的顾福生,也是温柔而儒雅,从不会对她发脾气,还仔细地了解这个女孩的天分在哪里,尽管后来遥赴巴黎,还记得在奔赴远方之前将这个敏感多思的小女孩托给好友看顾。
再到了后来,在西班牙遇见的日本同学,也是痴心一片,总是送各种礼物,最后居然送了名贵的汽车用作求婚礼物。
尽管最后求婚不成,也很是体谅三毛,从不催逼,最后默默退出。
而他退出之后紧接着的那个德国人,也是想要跟三毛共度一生的,以至于连双人床的床单都买了,最后却双双去退了货。
再到后来堂兄的朋友,也是堂兄托来照顾她的,一来二去的却对这个姑娘产生了感情。
也是苦苦的求婚,一直要求到台湾去。
回台湾之后,又有当地的艺术名流相识,为了她先离了婚,尽管后来两人也是以不愉快的离婚收场,也可说是仁至义尽的了。
后来,那个德国的网球老师也是极其爱她的,只可惜在结婚的前一天因为心脏病突发去世了。
而在荷西去世之后,在马德里偶遇的希腊男子,她所苦苦追寻的王洛宾,对她都是怀着满腔的爱怜与尊敬。
而在友情方面,三毛更是收获了无数关心爱护。
当然,她对朋友也是满腔热诚的。
在台湾,齐豫、琼瑶、白先勇、林青霞等名人都是他的好友,在大陆,贾平凹、“三毛之父”
张乐平等人对她也是真诚赤怀。
在西班牙,游学期间有无数师生好友,还有徐伯伯的悉心照顾。
在撒哈拉,也同样有各色各样的朋友。
后来呢,无论是在加纳利岛,还是在拉巴马岛,三毛走到哪里都很快会有新的朋友。
而且这些朋友对她也是仁至义尽的。
琼瑶曾经花了七小时同她论辩,劝她不要自杀;贾平凹在她死后写了数篇怀念三毛的文章;林青霞经常与之通信交谈;齐豫用歌喉完美地诠释了她的橄榄树之心;加纳利岛的朋友在她死后有如马中欣这样“心怀不轨”
之人前来求证三毛生平时,都热心维护;张乐平夫妇更是把她当家人子女一样来疼爱……
正是在这些真挚友情的滋润下,有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那个活泼洒脱、爱人人爱的三毛。
友情的光辉不可不说是伟大的。
对待一份关系,你得学会不怕讨厌人,也不怕被人讨厌,当你确定了自己的原则之后,不要一再退让,学会说不,学会做自己,学会执行自己的原则。
热情的沙漠之花
(第2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