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她没有止步不前,她没有听天由命,她毅然踏上了寻找前世的乡愁之源的旅途。
陌生的面孔陌生的乡音陌生的土地陌生的家乡,她默默地在心里大喊着我来了,我来了,喊得哭声呜咽,涕泗横流。
前世的乡愁在今世得到了回应啊,她是多么幸福呢。
她是幸福的,她的家乡也是幸福的,这个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来的生命,尽管早早地离开了,去往异国他乡,但是她最终还是回来了,深深地拥抱这片土地。
前世的乡愁冲破层层障碍在今生化解了,化为那一汪清水,那一抔黄土,静静地聆听那些呼唤的灵魂。
每一次生命的轮回都是一个花开花落的过程,花开的时候尽情的绽放,花谢的时候才会有一地的缤纷。
我们在岁月里像个孩子一样痛哭失声。
岁月懂得我们的愁绪。
穿越撒哈拉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这是三毛对于撒哈拉来源的想象,饱含了她对于恋人的极度思念,和对于撒哈拉的丰富的浪漫情怀。
就像顾城的那首《星月的来由》一样,“树枝想去撕裂天空,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
它透出天外的光亮,人们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
每一次对于事物来源的好奇发问与作答,都是一次瑰丽的想象与对生命的思考。
而穿越撒哈拉的旅程,也正是挑战想像,挑战生命极限的过程。
曾经有一位日本探险家想要穿越撒哈拉。
因为之前的他已经探过无数次险,穿越过无数生命极限。
每一次他筋疲力尽,但都平安归来,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成就感与喜悦感。
但是来到撒哈拉,他才发现,生命永远没有极限。
他毅然地开始了穿越撒哈拉的旅程。
如果成功,他将成为独自一人成功穿越撒哈拉的第一人,名扬四海;如果失败,他将自己的生命献给这片雄奇壮烈的自然景观,也算是死得其所、死而无憾了。
无论如何,真真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的了。
他有着日本民族特有的坚韧与执拗,甚至是顽固。
是一头浑身充斥着沸腾的热血,多少个大力士用多少条缰绳都拉不回来的千里马。
这匹千里马跟着自己的生命直觉走了,他也无愧于“千里马”
这个名头,跑了无数个“千里”
,最终耗尽生命的最后一点气力,倒进漫漫黄沙里。
他在撒哈拉沙漠的边缘地带打转,一直打了两三年,他以为一直在前进,其实许多次他回到原点。
他没有向任何人乞求施救,就这样一条道走到黑,走到无边的黑夜里去了。
他已经待得够久了。
相比于《碧海蓝天》里那群趾高气扬的日本水手,心高气傲最终却在没下水之前就倒下的笑话来说,他为这个民族挽回了一点尊严。
我们国家也曾有过这样的人,还记得余纯顺吗?那个徒步中国的男人?他从1988年7月1日开始孤身徒步全中国的旅行、探险之举,行程达4万多公里,足迹踏遍23个省市自治区。
然而,这个几乎穿越中国全境,在1996年在即将完成徒步穿越新疆罗布泊全境的壮举时,却不幸在罗布泊西遇难了。
确实,对于徒步探险的人,沙漠一直是个死亡地带,几乎没有人曾经走过去。
而这个男人却选择了勇敢面对挑战,只身一人走进了罗布泊。
(第3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