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三毛只为奉献不为其它》

第五章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第2页)
🎁美女直播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国破家亡之时,家乡已经成了奢侈的假象,唯有盼来一封平安的家书,聊慰存心。

还记得崔颢的《黄鹤楼》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每一次日出日落,风吹草动,都能看见家乡的影子。

无论是太阳落下的地方,还是一望无际的江面上若隐若现的雾霾,都承载了千百年来浪子对地平线以外的家乡的追寻。

那一双双真切的目光,望穿了多少春花秋月。

乡愁是一个出门在外的游子最脆弱的地方,它隐藏得最深,也最隐藏不住。

它每时每刻都牵动着羁旅者的心,我们毫无办法。

还记得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对人群来说是欢乐的,对个人来说是孤寂的。

特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一年的这一天都是乡愁集中爆发的时候。

还记得王维《杂诗三首》的第二首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家乡的人物风土都是我们思念的对象,怀恋的对象。

虽然诗人没有提及家乡的一人一事,但是那一句“寒梅着花未”

饱含了对于家乡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字一句的关心。

心中的千言万语通过对梅花的念想全都奔涌而出了。

还记得上古时期的先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吗?《诗经.小雅.采薇》里的那一句流传千古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道出了多少游子的内心!

我走的时候,还是春光明媚,杨柳青长的时候,而我回来时,已是大雪纷飞,一夜白了少年头了。

每一次轻轻地低吟出这一句诗,都止不住热泪盈眶,泪流满面。

乡愁是说不出来的。

那是每一个离家在外的游子都默默守护的前世的情愫。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弹指间往事灰飞烟灭。

三毛一转眼也由一个不谙世事的黄毛丫头长成一个离家在外思乡心切的游子了。

她并不是没有家,却比没有家的游子更不幸。

因为她的家乡在那一弯浅浅的海峡的那头,难以跨越。

三毛的乡愁也渐渐成了前世的情怀。

“家乡”

这两个字眼遥远得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无从追溯,无从回忆。

于是,在外漂泊了青春年华之后,轰轰烈烈地策马奔腾对酒当歌之后,泪水终于滚滚而落,落进滚烫的泥土里,落进前世的乡愁里。


(第2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