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具足分第十九-《金刚经心咒》

心具足分第十九(第1页)
🎁美女直播

【分义〔甲〕】计分五小段,谓正信,言此理不分正法末世,一切众生皆同真无上平等正信,齐成佛道,不可因末世而疑之。

盖约同体论,众生乃假名,不应多所分别,约烦恼论,众生自是众生也。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

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注释】此分考秦译原文失落,不知何故,后以魏译补入此段,至关重要。

此分计分五小段,此第一段,言心以正信为具足,信佛与众生,体性无二,无所谓正法末法,毕竟齐成佛道,所谓难信之法,即信此也。

须菩提恐大众尚存二见,故特反问曰,未来世,去圣已遥,闻此无上至道,能深信不疑否?佛言彼虽值末世,仍具足佛性,不得即以众生目之,故曰彼非众生,顾以烦恼颠倒而论,又不得谓非众生也。

以如来慧眼观故,圣凡同体,故曰如来说非众生,惟假名不可废,是名众生而已。

能如是是实信,非分别,非不分别,乃名正信。

【分义〔乙〕】谓正觉,言无上菩提者,证得无所得之谓也,若以为有少法可得,即起高下之见,心非平等。

且一切法,无不从觉性流出,而觉性本来具足,非由外得。

所谓法者,言妙用则不无,言真际则不有,遂假名曰法,以无我人四相,斯名无上菩提耳,此言正觉。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

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注释】此言菩提者,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识识,得无所得,斯名正得,觉无所觉,斯为正觉耳。

故须菩提问言,佛所得之无上菩提,正以无所得,乃名为菩提耶。

佛印可之曰,如是如是,凡蒙佛印可者,即表与佛不二,使后人可深信不疑也。

佛又重告之曰,我于无上菩提,实无有少法可得,若有所得,即有多寡高下之分,又安名平等耶。

此平等者,言绝对无比量分别之谓也。

若执以为菩提,我有所得,是立我矣;又以为实有菩提可得,是立人矣;我与菩提相对,是立众生矣;此见执持不舍,如保寿命,是寿者矣,此多寡高下不平之所由起也。

故惟善巧运用。

妙观起修,以一切法,都不离菩提觉性,觉性本来具足,无所谓得与不得,言幻法则不无,言体性自空寂也,觉此觉者,乃名正觉。

【分义〔丙〕】谓正度,意言以大乘法度众起智作证,为成就菩提之正困,非余财施所可及,但佛不复有能度与所度之念矣。

随缘外化,度亦假名,佛与凡夫,都非实有,此即大利法施,名正度也。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在施。

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

须菩提,莫作是念。

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第1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