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襄问杨过夫妇如何得知讯息的,杨过道:“元兵铁蹄踏遍我大宋北方全境,奴役百姓,然而有的地方并未屈服。
关中四百多位武林中人聚集,共商义举,一位德高望重的关中武林领袖邀我火速前去,我这逍遥江湖的日子便也结束了。
我在路上遇见一位老友,他得知你在几大门派传信的讯息,便告诉了我。
我与龙儿便急忙赶来了,所幸还未误事!”
郭襄急道:“那你那边的要事怎么办?你既然答应了人家,不可失信!”
杨过沉吟道:“我原打算助了你们之后,再去赴约。
可眼下的形势,我不放心离开。”
郭襄想了想,道:“没事的。
我们这里三百多位各路豪杰,应当可以保得益王顺利抵达福州。
你可以先去关中赴约,事情处理好了,再来寻我们。”
杨过点头道:“那也可以。
你们有渡苦神僧、杜教主、厉帮主这些人相助,应当无忧。
何况那韩绝神老儿已答应不再助纣为虐,想来当会守约。”
郭襄点头。
杨过、小龙女便与各位辞行,先赶往关中赴约,与关中群雄共襄义举。
三百余名英豪便护卫益王赵昰,继续南下福州之路。
因人数众多,容易引起元兵的注意,张忠显便把郭襄、杜可用、厉云天、张君宝等人召集商议,杜可用与厉云天各带本部属下,分散开,在左右稍远处行进,其余人便护着益王,居中而行,三支力量互相拱卫。
行了一日,到第二天,突然童威刚纵马而来,后面还领着一位年轻人。
张忠显见到那年轻人,又惊又喜。
拉着那年轻人的手,眼泪在眶里转。
原来那年轻人是右丞相文天祥的侄子文驰宇,向来随侍在文丞相身边。
张忠显与朝廷已多日失去联系,每日心焦肺牵,现在见到了文丞相身边的人,如何不心喜?
当下文驰宇向益王和张忠显细细禀报了临安城破后的情况。
当日临安城激战,文天祥与陆秀夫等主战大臣都在城墙上指挥军士守城,双方惨烈鏖战,然而蒙古兵势大,增兵源源不断,终于城门被攻破。
蒙古兵破城后,其中一队人马径奔皇宫,俘虏了五岁的皇帝恭宗。
等文天祥和陆秀夫带所剩不多的身边兵将赶往皇宫的时候,元兵已然占领了皇宫。
文、陆二人肝胆俱裂,他们多年来将生死度外,领兵抗元,如今见到皇帝落入敌人之手,便要冲入皇宫与元兵拼命,然而元兵势大,拼命闯皇宫也不过就是为求一死,将身许国而已!
众兵将死死拦住,并提醒他们道,益王与卫王已往福州,南方有许多地方还在我们宋人的手中,还有大量的反元力量。
两位大人切不可因一时之念,置天下于不顾。
益王与卫王两位殿下,还要靠两位大人辅佐。
这样众随身兵将才劝住两位大人,护送他们昼夜赶往福建。
都是军中将士,且身无所累,他们反而在益王之前赶到了福建。
福建南剑州尚在大宋兵将手中,领兵将领陈子敬是文丞相的老部下。
当下陈子敬等文武官员便共请文丞相开府南剑州,总领南剑州一切军政之事。
附近原本与朝廷失散的地方将领萧明哲、刘洙等人听说文丞相已在南剑州开府,聚集力量,以图恢复山河,便派人联络,打算共往南剑州会合。
众人听到文驰宇带来的这个好消息,俱感精神振奋。
益王与张忠显都眼中含泪,益王对张忠显道:“张将军,那我们就去南剑州与文丞相会合,既然萧明哲等将军已欲往南剑州会合,我们便从南剑州开始,抗元复国。
如昔年岳武穆所言:待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益王自幼饱读诗书,对岳武穆也甚为推崇。
虽然岳武穆是先皇高宗赐死,然而朝野上下,尽知岳飞将军的赤胆忠心,终于在二十年后,孝宗皇帝为岳将军平反,又过了十六年,朝廷追谥岳将军为“武穆”
(第1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