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首创京戏-《宁夏京剧团老剧照》

第四节 首创京戏(第3页)
🎁美女直播

7月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彭真在人民大会堂阐述了京剧表现现代生活的意义。

7月17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参加会演的全体人员。

7月30日,周扬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作总结发言。

7月3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式,周恩来、彭真、陆定一等出席,沈雁冰(茅盾)代表文化部向参加这次观摩演出大会的29个演出团授纪念证书。

毋庸置疑,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京剧界的第一次大检阅。

来自四面八方的梨园弟子云集北京,名角荟萃,好戏连台。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派出自己最好的剧团,推出自己的最佳阵容,拿出自己最优秀的剧目。

有南京剧院关肃霜主演的《黛诺》,上海京剧院童芷苓、李玉茹分别带来《送肥记》《审椅子》,山东省京剧团宋玉庆、方荣翔等演出《奇袭白虎团》,天津京剧团李荣威、林玉梅主演《六号门》,以及吉林的《五把钥匙》、武汉的《柯山红日》、江苏的《耕耘初记》、陕西的《延安军民》、哈尔滨的《革命自有后来人》……

时任文化部部长沈雁冰说:“今天这样多的京剧团集中在北京演出,舞台上没有帝王将相,也没有才子佳人,都是新时代的工农兵形象,这在京剧历史上是没有过的,也是历史上所没有的。”

(见徐达深主编《共和国史记·上下求索》,第107页)后期的“革命样板戏”

,绝大部分就是脱胎于这次演出的优秀剧目。

而这些剧目成为一代人记忆的经典,至今还影响着后人。

宁夏京剧院原是从北京支援边疆建设的艺术团体,这回第一次重返故地向首都人民汇报,何尝不想取得好成绩,好好显示一下自己的实力。

但究竟演什么节目却一波三折。

为参加这次观摩演出大会,一团一共准备了三台现代京剧——《杜鹃山》《六盘山》和《席芨滩》(简称“两山一滩”

)。

早在筹备阶段,文化部就曾派出一个观摩小组来到银川,在看了5出现代戏后,他们选中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都较为浓郁的《六盘山》,主张一团带《六盘山》进京参演。

而宁夏的有关负责同志则提出带另一出现代京剧《席芨滩》,并且立下“生在席芨滩,死在席芨滩,一定要打响”

的誓言。

最终,根据自治区党委的决定,宁夏京剧团上报参加大会演出的剧目为《席芨滩》。

宁夏文教厅副厅长石天带队的宁夏京剧院一团到达北京后,先演出《席芨滩》这出由自治区领导点名的现代京剧,并请老上级总政治部的领导观看并征求意见。

没想到时任总政文化部部长的陈其通(话剧及电影《万水千山》的作者)直率地说:“满台都是中间人物,不太好,你们还有没有别的戏?”

大家完全没有想到,一筹莫展之际,宁夏京剧院一团不得不采取“折中”

手段,决定请陈其通等领导观看《杜鹃山》,这是他们准备的第三出戏。

巧的是,在这次会演中,北京京剧团带的剧目也是《杜鹃山》。

北京京剧团历来以名流云集、阵容强大名扬海内外,宁夏京剧院一团与他们叫板,行吗?

北京京剧团对这次排演《杜鹃山》也十分重视,拿出了精锐力量。

乌豆一角,由著名花脸演员裘盛戎扮演,本工本行,演来对路。

赵燕侠扮演贺湘,论社会名望和演技都高人一筹。

再有马派老生创始人马连良先生甘于挎刀在戏中扮演次要人物郑老万,名丑马富禄扮演老地保,优秀青年演员马长礼扮演温七九子,都使这出现代戏增添了色彩,具有较大的号召力。

李鸣盛边认真地看着戏,边和徐中年交谈看戏的感受。

北京京剧团这出《杜鹃山》从各方面来说都很不错,和宁夏京剧院一团的《杜鹃山》相比,各有所长,两台戏的总体水平差不多,但宁夏京剧院一团的更有独到之处。

况且,北京京剧团的《杜鹃山》刚刚排出,宁夏京剧团这出戏早已在银川上演了数场。

既然《席芨滩》被否,何不把自己的《杜鹃山》推上去?

李鸣盛和徐副团长看完戏兴冲冲回到旅馆,连口水都没顾上喝,立即找到领导,提出换演《杜鹃山》的建议。

这一建议立即得到批准。

全团同志听说重排《杜鹃山》,群情振奋,很快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

经过几天的连续“作战”

,《杜鹃山》排演出来了。

首先请陈其通部长看。


(第3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