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常在、庶妃的,生育过的都给升了一级,只十五的额娘升了太嫔。
她是康熙万年的宠妃了,又生了不止一个儿子,之前就是享受的嫔位待遇,如今不过是更名正言顺罢了。
康熙后宫元后的亲妹妹虽然无子无女,胤礽也给她提了太妃。
“儿臣想着宗室里若有无人养育或者受虐待的婴儿,到时候给她养在膝下,您看如何?”
宗室里什么人没有,婴儿受虐并不少见,只是给她养育也算让她将来有个依靠,并不记名。
康熙看了他一眼,胤礽好不心虚的跟他对视。
到底是自己的亲姨,他就是这样明目张胆的给对方好处。
收回视线,康熙无所谓的说道:“你看着办吧?”
就像他自己之前也养过常宁的女儿,这个女儿也没有记在他的名下。
他当时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往蒙古和亲的,还给这个女儿封了个和硕公主的封号。
在想想敬嫔的十四,哪怕知道不是亲生的,如今对敬嫔也是非常孝顺。
他记得昨日请安,十四还问他能不能把敬嫔接出去养着。
十四说的直白,反正敬嫔也不得宠,有没有她都一样,还不如让她出宫呢,也能给宫里腾地方。
元后的亲妹妹,康熙是有印象的,是个与元后截然不同、胆小懦弱的一个女人。
胤礽愿意施恩赫舍里氏,给她一个恩典未尝不可。
事情就这样定下了。
封完后妃,新皇上位一系列的封赏才算接触。
胤礽又开始推恩百姓,五年内不交赋税,开设学堂,给八岁以上的孩童免费读书。
没错,有一个算一个,只要有户籍,就能免费上学,学校包吃住和书费等等。
八岁正是半大不小的时候,在穷苦人家别说读书,吃饭都成问题。
如今皇室愿意承担他们的生活还给书读,谁不乐意,哪怕这个免费只有五年,一时间也有不少人去报名,就怕去的晚名额没了。
诚亲王感慨的说道:“这下好了,有了这个政策,那些苦孩子就不怕没有书读。”
没有天赋能识字也是好的,将来肯定会一代比一代强。
有天赋的那更好,再也不用怕被耽误,国家也就不会在缺少人才。
胤禩深以为然,现在能考科举的穷苦人家还是太少,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没钱读书。
有了这个政策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打破现在科考的局面,避免贫富分化的太过厉害。
胤礽似乎并不着急,一条条命令有条不紊的往下发放,每次都是等一个政策走上正轨,才开始下一项命令。
就像他说的他并不是一个贪恋权势的人,康熙过世之后,他守完孝就把皇位传给了弘皙。
而他自己也像之前承诺的那样,打算带着石榴到处走走。
这些年石榴为了他付出太多,也是他实现自己承诺的时候。
(第3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