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种类及其价值本取自百度百科-《一丫橘子》

菊花种类及其价值本取自百度百科(第4页)
🎁美女直播

宋末史铸的《百菊集谱》记载有131个菊花品种。

[1]

明朝栽菊技术又进一步提高,菊花品种又有所增加,菊谱也多了起来。

如黄省曾、马伯州、周履臣、高濂、乐休园等人都着,有《菊话》。

在黄省曾的《菊谱》中记载了220个菊花品种。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80年)和王象晋的《群芳谱》(1630年)对菊花都有较多记载。

《群芳谱》对菊花品种作了综合性研究,记有黄色92个品种,白色73个品种,紫色32个品种,红色35个品种,粉红22个品种,异品17个品种,共6类、271个品种;至少有16种花型。

清朝的菊花专着更多,有陈昊子《花镜》、刘灏《广群芳谱》、许兆熊《东篱中正》、陆延灿《艺菊志》、闽延楷《养菊法》、徐京《艺菊简易》、颜禄《艺菊须知》、计楠《菊说》、陈谋善《艺菊琐言》、吴仪一《徐园秋花谱》等等。

《花镜》一书记载当时菊花有黄色的54种,白色的32种,红色的41种,紫色27种,共计154个品种。

计楠的《菊说》载有菊花品种233个,其中新培育的品种有100多个,并提出了菊花育种的方法。

清朝菊花品种日益增多,在乾隆年间还有人向清帝献各色奇菊,乾隆曾召集当时花卉画家邹一注进宫作画,并装订成册。

在文人中画菊题诗,也蔚然成风。

中国菊花传入欧洲,约在明末清初开始,1688年荷兰商人从中国引种菊花到欧洲栽培,1689年荷兰作家白里尼曾有《伟大的东方名花——菊花》一书。

18世纪中叶,法国路易·比尔塔又将中国的大花菊花品种带到法国。

19世纪英国植物学家福穷(Fortune)曾先后在中国浙江省舟山群岛和日本引入菊种,并进行杂交育种,而形成英国菊花各色类型。

不久,又由英国传至美国。

从此,这一名花遍植于世界各地。

中国的栽培菊花也就成为当今西洋菊花的重要亲本。

[1]

民国以来,菊花品种大批失散,已无正式文献可查。

解放后,随着园艺事业的发展,菊花也经历了曲折历程而日益发展壮大。

菊花的栽培历史,是中国花卉园艺发展的一部分。

近年来,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高栽培技术,采用杂交育种、辐射诱变、组织培养等新技术,不仅提高了菊花的生产质量,并使品种数量剧增,据不完全统计已经达7000个品种以上。

大立菊一株可开花5000朵以上,案头菊、盆景菊的发展,更提高了菊花的观赏价值。

一些省(市)还选菊花为省(市)花,如北京市。

相继召开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或成立菊花协会,出版菊花书刊,每年举办菊花展览会,大大普及了菊花知识和交流了艺菊经验,为中国的菊花栽培、应用,开拓了广阔前景。

[1]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形态特征

菊花为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

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

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5-15公分,羽状浅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边缘有粗大锯齿或深裂,基部楔形,有柄。

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直径2.5-20厘米,大小不一,单个或数个集生於茎枝顶端;因品种不同,差别很大。

总苞片多层,外层绿色,条形,边缘膜质,外面被柔毛;舌状花白色、红色、紫色或黄色。

花色则有红、黄、白、橙、紫、粉红、暗红等各色,培育的品种极多,头状花序多变化,形色各异,形状因品种而有单瓣、平瓣、匙瓣等多种类型,当中为管状花,常全部特化成各式舌状花;花期9-11月。

雄蕊、雌蕊和果实多不发育。

[2][3]

菊花


(第4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