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曲一弦毕业旅行时认识的袁野。
后来因江沅失踪,她的人生轨迹也随之改变,就此留在了西北。
她朋友不少,袁野对她而言更是特殊。
这么多年朝夕相处,彼此的社交关系自然一清二楚,她从没听袁野提过傅寻。
曲一弦看得出来,傅寻不是简单人物。
像袁野这样藏不住话,喝二两酒就能把牛吹得胡天海地的人,不可能认识这么一个厉害人物还能藏住不说。
不过她识趣,知道这会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自然不会揭穿。
等到坑前,曲一弦对这个人形沙坑有了更直观的推测——沙坑的大小刚好够躺下一个成年人。
她找了个最佳拍照的位置。
不能背光,不能缺首尾,要屏幕正好能够对焦且能容她调整角度的地方——这经验还是她多年在西北环线上带客,给女游客们拍照积攒下来的。
傅寻不动声色,等她留好照片,用手机自带的测距仪量了量沙坑的面积。
算出大概的估值后,他蹲下身,手指捻起沙坑里的沙粒轻轻摩挲。
沙粒余温清凉,显然暴晒时间不长。
看周围地势,这里除了正午有数小时阳光直射外,是荒漠里为数不多的遮蔽处。
曲一弦拍照那会就在留意傅寻,看他挺熟悉业务的,也没藏私,大方分享她知道的那些信息。
“失踪游客姓荀,年龄二十五,刚研究生毕业。
身高一米七五左右,蓝色普款冲锋衣,背军绿色的双肩包,是今天最早到玉门关的第一批散客。”
“他在通往玉门关那条正在修路的省道上下车,为了逃票,绕过景区,徒步穿越。
失联前,迷路,没水,电量耗尽。”
这些数据和傅寻推测得差不多。
(第4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