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钧曰:“大鹤与我,势不两立,他日相遇,苟非有超卓之武技,必遭彼之毒手。
但是弟子虽然相识满天下,而求一武技绝伦者,乃无一人。
龙老师亦有识各山隐士,武林高手,介绍与弟子相见乎?”
龙凤翔曰:“大钧,你尚年富力强。
君子报仇,十年未晚。
大鹤之仇,我已无望报复,端赖你耳。
你若得高手为师,再练三载,或可能胜大鹤者。
峨嵋山上,谭家村中,有武林隐士曰谭家六者,人呼之六叔,乃峨嵋派之前辈也,精拳技,擅刀法,曾享盛誉于武林,现年六十有三,退隐村中,优游林泉。
你若投其门下,必可得破大鹤之法者也。”
王大钧曰:“龙老师与谭家六相识者乎?”
龙凤翔曰:“识之。
我盛年时,曾与彼共操镖业于川滇各省,结为生死之交。
明早我当书一函,交你携往,必可得其收容也。”
王大钧大喜,是夜,仍宿于龙凤翔之家。
翌早,龙凤翔果缮就一函,交与王大钧。
大钧拜别各人,立即登程,恐与罗大鹤相遇也,乃从小径绕道而行,出滇省,到川境,来到峨嵋山上,直入山中。
谭家村人口约有三五百,烟户数十,在大峨峰上,聚族而居。
竹篱茅舍,小桥流水,风景幽美。
谭家六便隐于村内,茅舍三五,草堂一所,堂外辟地数弓,为练武场,谭村中子弟十余,随谭家六习技其间。
谭家六授徒饮酒,固怡然自乐也。
当下王大钧来到谭氏门首,柴扉半掩,已近黄昏矣。
谭家六正与族人三五,共饮于草堂之上,黄鸡白酒,浅斟低酌。
谭家六习峨嵋派拳术,拜山中老道邱道清为师,邱道清为峨嵋派领袖白眉道人之弟子也。
白眉道人为少林五老之一,在乾隆年间,固曾煊赫一时,精内家金刚气功,将体中之金刚气,凝聚体上,能御拳脚刀剑而不伤。
邱道清得白眉秘传。
谭家六居于大峨山上,与山中道士相稔,近水楼合,故得邱道清传其技,乃白眉道人之再传弟子也。
少年时,挟技闯荡江湖,操保镖业,与龙凤翔有生死之交,年老退隐林泉,不通音问者,已数载矣。
当下王大钧具道来意,谓川东王大钧,得大理府青纱嶂龙凤翔师父之介,来访谭老师,有龙师父之信在此。
小僮闻言,入报谭家六。
谭家六命传入。
小僮奉命而出,引王大钧入见。
王大钧出龙凤翔之书呈上。
谭家六拆而视之,只见书略曰:“家六我兄英鋻。
不晤多岁,想念殊深,谅玉体康和,定多佳胜也。
川东王大钧,乃弟之稔友,尝操镖业多年,薄负虚名,技亦粗通,但所习者只外家功夫,今欲再求深造,特介于我兄之门,希赐予收录,使习内家金刚气功,以完其志愿。
如蒙俯允,如同身受矣。
弟龙凤翔顿首。”
龙凤翔之信,并未将罗大鹤之事说及。
(第1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