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虚拟的对话与真实的历史】
张勋丢下南京的江防军,只带了几个贴身扈从,易妆为行商,悄然护送徐世昌回京。
等到了北京,他就被徐世昌关了起来,丢几本发黄的老书给他,再也不允许他踏出房门半步。
张勋被军机大臣徐世昌偷偷拐走了,守在南京的宁汉将军铁良不知道,江防军也不知道,攻城的革命党人,就更是不可能知道了。
城里城外,大概只有小毛子王克琴觉得不大对劲,大半夜睡醒往身边一摸,空空如也:咦,老张这个王八蛋,跑到哪里去了?
所以南京攻城之战,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偏巧这时候党人又来了援兵,是上海敢死队二队,也就是光复会女杰尹锐志,尹维俊率领的那支敢死队。
这支敢死队打下杭州之后,浙军就全部开赴南京,这支敢死队又回到上海,和陈其美一道追杀清吏,直杀得人头滚滚,看看杀得差不多了,又跑来了南京。
尹锐志,尹维俊姐妹来了,可是留日学生蒋志清却没有来。
猜猜蒋志清干什么去了?
他留在了上海。
留在上海干什么?
说过了,当时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最多只能容纳三个人:武昌黎元洪、北洋袁世凯,以及一位革命大领袖。
目前陶成章以光复会的烈血,无可争议的占据了革命大领袖这一角色。
但是,还有一个同盟会,还有一个孙中山。
要想让孙中山走上政治舞台,就必须先将陶成章,从舞台上推下去。
蒋志清,他将承担这一重要的历史使命。
当尹氏姐妹一腔热血,奔赴南京战场的时候,沪大都督陈其美,把三弟蒋志清叫去,给了他一支手枪。
在手枪递过去时,两人之间必然会有一番对话。
然而这番对话已经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再也无人能够挖掘出只言片语。
历史在此消失了。
留下来的,只有黑洞。
若或是小说家言,可以设想一下陈蒋二人之间的对话。
也许陈其美会这样说:老三啊,组织上交给你一个光荣而神圣的任务,去广慈医院,杀掉陶成章!
那么蒋志清则会大骇:娘稀皮,有没有搞错,陶成章是革命大领袖啊。
陈其美可能会说:正因为陶成章是革命领袖,所以才要革了他的命。
不是革命党的人,也就不太可能和同盟会分享胜利果实,唯独这个陶成章,光复会。
我不说老三你也应该清楚,中国革命有今天如此之成就,可以说完全是光复会流血牺牲打拼出来的。
炸五大臣的吴樾,杀恩铭的徐锡麟,还有鉴湖女侠秋瑾,全都是陶成章的手下人马。
所以,若然是陶成章在,革命必有二统,这就意味着我们所追随的孙中山的威望,会被严重削弱。
而此后中国之革命,仰赖于孙中山不容有丝毫质疑的绝高威望,所以……
这段设想出来的对话,放在这里固然四平八稳,好象能够解释清楚点什么。
但问题是,这样的对话也许根本就没有发生。
真正发生的,是青年蒋志清,于暗夜时份携枪入医院,将他的枪口抵在陶成章的头上,向这个曾领导过吴樾、徐锡麟并秋瑾的人,开枪了。
……辛亥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夜,革命大领袖之一陶成章(字焕卿)在上海广慈医院被人刺死。
(第1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