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第三十一章-《这边风景正好作文》

下卷 第三十一章(第3页)
🎁美女直播

只是出于礼貌,他笑了笑。

还有人说:“去新疆,呵哟,那么远!”

他回答说:“你呆在北京觉得新疆远,呆在新疆,还觉得北京远呢。”

但事后他很后悔,他的回答是不准确的,严格说来是错误的,新疆人并不觉得北京远,他刚刚翻阅过的一首哈萨克族的民歌说,站在草原,我们看见了天安门城楼上的红灯。

于是乎开欢送会,真挚热情的赠言。

因为溢美而令人惭愧的鉴定。

饯行,干杯,“一路平安”

“多来信”

汽笛长鸣,机轮铿锵,黄河南北的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多轨并行,几乎是直线铺设的京汉铁路。

青纱帐,你可仍然跳动着游击队员的心?大大小小的血脉一样的河流。

夕阳中安然矗立的烟囱和古塔。

夜间经过黄河铁桥时击打在每个旅客的心房上的叮咚声,像一阵清风喜雨。

华山在晨雾中。

黄土高原的窑洞,怎能不怀念延安?宝天段的无数隧道,坐在车厢里分不清是黑夜还是白天。

嘉峪关,长城,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

说什么“一出嘉峪关,两眼泪不干”

,尹中信却只觉得“一见嘉峪关,壮志冲云天”

他肃然起敬。

他含笑沉思。

他心潮如涌……一望无边的瀚海,似乎和铁路一样漫长的、埋藏着无数宝藏的祁连山。

乌鞘岭上的寒风如狼嚎。

当年汉武帝的使者是怎样入疆的呢?我们今天是何等的幸福。

内地的锦绣田园,塞外的雪山旷野,不都是祖国的躯干吗?河北话、甘肃话、新疆话,不都是祖国的声音吗?从西向东的路,从东向西的路,不是同一条通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路吗?天上的星星,大气层里的风,地上的河流,不是诉说着同一个对祖国的爱吗?每天清晨,随着车厢喇叭放送着的庄严优美的东方红乐曲,一轮红日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

照耀着内地和边疆的,不是同一个红太阳吗?梦魂萦绕的天山雪峰啊,我们终于见到了你!

到了乌鲁木齐,尹中信被分配在一个工交部门担任副职,他要求到县里或者公社去,没有成功。

虽然还是领导机关,但他觉得总是接近实际一些了。

他有更多的机会去工厂车间和工人宿舍,他听到了更多的铣床的呲呲声,磨床的嗡嗡声和冲床的当啷声。

这里的修渠铺路之类的劳动任务很多,这也使他感兴趣。

连日常的买菜买粮,拉煤倒垃圾,他也都愿意亲自去做,可以从中看到许多在中央机关未曾与闻的现象和问题。

现在呢,在一九六四年即将结束的时候,他穿起了补了破、破了又补,象征着友谊、牺牲和胜利的老羊皮衣,捆起行李卷,和多民族的大都比他年轻的战友坐在一起,向边疆的边疆,祖国的西大门——伊犁挺进。

这一年冬天,全国有多少领导人、干部、知识分子、青年学生,打起背包,奔向农村,学习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的最宝贵的一课。

就像卢沟桥事变后许多爱国志士在党的领导下纷纷下乡打游击,就像三年解放战争期间许多革命干部、大学的毕业生奔赴各条前线,他们现在正投向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新的战斗。

虽然天寒地冻,风雪交加,他的两颊冻得紫红,他的两脚冻得发木,然而热血如沸,红心如火。

没有变的是毛主席培育起来的一代革命者的意志和热情,没有变的是一听到军号就跃马持枪冲向前去的战士的神经,没有变的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然而时代、任务、条件和斗争的形式是大大不同了,何况他去的是少数民族地区。

他刚来新疆两年,除了去吐鲁番短期参观以外还没有下乡工作过,听不懂少数民族的语言,更觉得维吾尔文字稀奇古怪,他将怎样完成党交付的光荣艰巨的任务呢?一切需要从头学起。


(第3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