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武帝萧赜是萧道成的长子,据说他出生的时候,祖母陈氏(即萧道成的母亲)和生母刘氏同时梦到龙身盘踞于房梁之上,可谓大富大贵之兆。
萧道成于是给他起了一个小名“龙儿”
,从中也可以看出萧道成的“异心”
。
萧赜本人从小也把自己看作匡扶天下之才,凭借老爹的功绩,很早就有所作为,在宋明帝平定刘子勋的作战中又立下大功。
萧道成掌握大权后,他被封为镇西长史、江夏内史、行郢州事。
沈攸之起兵时,朝廷内部危机暗伏,一时腾不出手来对付,萧赜未经朝廷授权,就据守长江上的湓口(今江西九江附近),以阻止沈攸之东下。
萧道成得知后,十分得意地说:“这真是我的儿子啊!”
作为父亲身边最得力的助手之一,萧道成称帝后,萧赜顺理成章地做了皇太子。
父亲驾崩,他年纪已经有四十三岁,无论从能力还是经验上,都是担任皇帝的最佳年龄。
萧赜呢,也算个合格的皇帝,他行事果断,执法宽厚,深识大体,又和父亲一样见证了刘宋的腐朽亡国史,推崇“宫中俭,天下富”
的治国理念,南齐在他的治下经济有了一些起色。
他的“永明”
时代是自“元嘉”
以来第二个比较稳定的时期。
(著名的南朝诗歌体“永明体”
就产生于这一时代。
受佛教的影响,汉语音韵四声的理论日益成熟,诗歌创作的平仄韵律就有了保障,永明体的诗歌多以五言四句、八句为主,非常接近于唐代的绝句与律诗)南齐皇室萧子显所撰的《南齐书》称颂永明的十一年间“百姓无鸡鸣犬吠之警,都邑之盛,士女富逸,歌声舞节,袨服华妆,桃花绿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盖以百数。”
虽为溢美之辞,但也的确有事实根据,加上这一时期南北之间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战争,而以和平交往为主,萧赜的统治还是颇有可称道的地方。
萧赜吸取刘宋兄弟阋墙的教训,又谨遵父亲临终的教诲:“宋氏若骨肉不相图,它族岂得乘其弊?汝深戒之。”
他与同样很有才干,受父亲喜爱的弟弟豫章王萧嶷关系保持得不错,对其他的萧氏宗室也能充分信任。
萧赜在这一点上做得要比同为守成之君的宋文帝刘义隆强一些,但是也仅限于此,他容人的肚量并不大,几个留下来的功臣忠臣都被他诛杀。
萧道成在位时,司空谘议荀伯玉曾向萧道成参过一本,揭发萧赜纵容亲信张景真为非作歹。
萧道成非常生气,在萧赜外出拜谒皇陵的时候,派人入东宫捕杀了张景真。
父子的关系闹得非常僵,多亏大臣们求情,萧赜才逃过一劫。
事后萧赜听说整件事情是荀伯玉在背后作梗,自然与他结下了梁子。
萧道成撒手人寰,萧赜立即开始算老账。
永明元年(公元483年),他下诏诬陷战功卓著的五兵尚书垣崇祖在江北边境上集结力量,与荀伯玉谋反,将这两个人都给抓起来杀了。
接着轮到车骑将军张敬儿,这家伙就死得更冤枉了。
(第1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