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明帝给萧宝卷留下了六名顾命大臣,都是自己的死党,依次是始安王萧遥光、尚书令徐孝嗣、尚书右仆射江祏、侍中江祀、右将军萧坦之、卫尉刘暄。
这六人按日分工,管理政事,时称“六贵同朝”
。
仅此一点,齐明帝的管理处事能力,便值得质疑。
雍州刺史萧衍就在私底下议论说:“一国三公犹有不堪,何况六贵同朝?这些人势必相互倾轧,内乱将起了。”
萧遥光等人的最大罪过就在于,错误地接受了明帝的遗诏。
新皇萧宝卷不但不可辅,而且还把他们这批老臣一个接一个送入了鬼门关。
萧宝卷尚未即位时,就是个十足的小混混。
他不喜欢读书,每天只在东宫里与身边的小厮们嬉戏胡闹。
父亲萧鸾也不认为他的行为有何不妥,反倒以自己废掉郁林王之事作为范例,给他留下一道警告,叮嘱他“作事不可在人后”
。
萧宝卷把这句话牢记在心,杀起人来毫不手软。
首先遭殃的就是六贵之中的江祏、江祀两兄弟。
江祏感觉萧宝卷实在是不够格,就找到其他人商量立明帝的三子江夏王萧宝玄。
刘暄偏偏不同意,提出要立明帝六子建安王萧宝夤。
江祏又问萧遥光,萧遥光是皇室宗亲,早有野心想自立为帝,江祀也劝江祏拥立萧遥光,以争取多数支持。
江祏迟疑不决,再向萧坦之征求意见,萧坦之认为不应随便废立。
区区五人就有了三、四个意见,哪里还能精诚团结?刘暄向萧宝卷告发了此事,江祏兄弟被收捕处死。
萧遥光心中不自安,便以讨伐刘暄为名,与骁骑将军垣历生等人率部造反,结果又被萧坦之告发,兵败被杀。
告密的两位也没什么好下场。
萧遥光死后才过了二十天,萧宝卷就命人包围了萧坦之的宅院,杀掉萧坦之父子。
刘暄的姐姐敬皇后是萧宝卷的亲生母亲,自以为可以高枕无忧。
萧宝卷宠信的太监茹法珍诬陷说刘暄有异心,萧宝卷感到不解,想了一会儿说:“刘暄是我亲舅舅,怎么可能造反呢?”
另一名亲信徐世标说:“明帝和武帝是堂兄弟,关系那么好呢,不也把武帝的后人全杀了?舅舅又不同姓,怎么可以相信?”
萧宝卷觉得有理,下令将刘暄也处死。
六贵剩下了一位貌似中立的徐孝嗣,而他也难逃活命。
萧宝卷认为他参与了废立之议,将他召入宫中赐死。
徐孝嗣一口气饮下一斗多的药酒,绝望而死。
萧氏的齐国,也只有最后的一口气了。
(第3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