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击鼓传花-《王莽撵刘秀的传说禹州》

第六章 击鼓传花(第3页)
🎁美女直播

北蛮匈奴久在化外,蠢蠢欲动,边关亟需五师陈兵。”

皇帝刘欣话音甫落,左将军公孙禄便出班禀奏道:“左将军臣禄谨奏皇帝陛下:愚臣多年履职边关,悉知匈奴各部人情。

去春南单于称病不朝实属有因,且已报知大鸿胪,望陛下明察秋毫,以防馋言蜜事,祸起萧墙!”

刘欣听罢拂袖而坐,思忖片刻,又躬身问政于丞相王嘉道:“西域边关妄生事节,陈兵与否,何人占位,丞相可有良策以对?”

王嘉赶忙出班揖礼,正色道:“丞相臣嘉回禀皇帝陛下:整饬军务乃立国之本,轻慢不得,然以讹传讹乃兵家大忌,虚造匈奴、乌孙、西羌之难,谋动于戈,设为权变,非应天之道也!

望陛下三思!”

王嘉说罢振臂拂袖,恨恨睨视息夫躬一眼。

御史大夫贾延等一干老臣忙出班跟奏道:“御史大夫臣延附议!”

“司隶校尉臣宣附议”

,“贤良臣护附议!”

……

息夫躬见贾延、鲍宣跟奏附议,不免轻笑,他傲娇移步到王嘉跟前,眉头一拉,瞋目切齿道:“臣躬以为,大敌当前,方今丞相王嘉健而蓄缩,不可用;御史大夫贾延堕弱不任职;左将军公孙禄,司隶鲍宣皆外有正直之名,内实骏不晓政事。

万一匈奴强弩围城,长戟闪闪直逼黄龙,试问丞相,谁之过?如使狂夫嘄呼于东崖,匈奴饮马于渭水,边境雷动,四野风起,京师虽有武蜂精兵,尔有应对之策么?”

说罢,二目焰焰直视王嘉。

息夫躬话音尚未落地,国丈傅晏便信步出班,随之朗朗跟奏道:“孔乡侯臣晏附议!”

丁明也随即出列,揖礼跟奏:“阳安侯臣明附议!”

外戚重臣皆跟班附议,顿时引得满朝轰动,噪声四起,一时剑拔弩张。

刘欣见朝堂分歧铮铮,便诏宣息夫躬赴温室殿再行复议,其余臣等散席退朝。

息夫躬随刘欣及侍中董贤步入温室殿内,刘欣问政息夫躬道:“如卿所言,西北吃紧,何人可承大司马印?”

息夫躬躬身揖礼道:“当今天下,胜其职者不外三人,一曰孔乡侯傅晏,德高望重;二曰阳安侯丁明,久经战阵;三曰侍中董贤,久沐皇恩。

然戍边整备,刀枪凶险,不似朝中歌舞升平。

一家之言,伏惟天家合取圣断!”

刘欣听罢思忖良久,折身见董贤一脸稚嫩,便若有所悟道:“躬卿所言甚是,圣卿以为若何?”

董贤听得西北边关吃紧,赶忙躲在皇帝身后,见天家试问,便凑近刘欣附耳私语道:“奴家惭愧,自小见血便会晕厥。”

说罢满脸羞赫,又垂首低吟道:“县官若执意遣臣支边逞武,矫尾厉角的,臣下也誓死用命。

依臣下拙见,丁傅二臣可同担大任,一内一外相互牵制,一则圆其觎窥之心,二则给足两宫颜面,何乐不为呢?”

“此法甚善。”

刘欣睨了董贤一眼,抿嘴笑道:“就依卿言。

不日岁旦普天同庆,大朝会上,朕便同封丁、傅并驾大司马,傅晏戍边裹粮坐甲,丁明于后积草屯粮,一举两得,思称朕意。”

董贤闻听惊愕不已,忧心忡忡道:“一朝两司马尚无旧例,就怕丞相力行封驳事!”

刘欣冷哼一声道:“战事吃紧,王嘉唯恐避之不及,哪里还敢封驳之事?”

董贤、息夫躬听后皆哈哈大笑。

时有黄门令进殿奏报,言讲殿外有桂宫猛少府飨献宝物。

刘欣闻听便宣他进殿,宝匣一开,方见人参须发有一人多高,刘欣轻轻抚摸参须,禁不住啧啧称奇。

后由猛少府近前告知:“此参原为王莽所献,帝太太后要臣转呈温室殿,诏陛下亲献东朝及赵太后以示孝道,彰显母子情深以化怨忿罢。”


(第3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