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之大地又忽的一亮,牢道倏地又陷入黑暗之中。
有牢壁的火把忽明忽暗,却夹杂不知何处传来的沉闷的哀嚎,更趁得毛森骨立,鬼火狐鸣,如同厉鬼索命一般,让人毛骨陡然间生出一种悚峙之感。
便是内里看管狱吏,也不敢独自一人行于这牢道上吧,也怕趁你不小心,忽的伸出一支血淋淋的枯爪凭空抓来。
有狱丞疾步上前打开槛门,王莽一眼便见王嘉倦伏于地,槁项黄馘,便鼻头一酸,几近昏厥。
待复睁泪目,朦朦间见牢地污浊湿潮,便扑嗵一声跪坐残秸之上,将丞相轻轻拦腰揽起,缓缓斜卧于自已胸前,哑声轻唤道:“公仲醒来!
公仲醒来!”
呼唤稍许,见丞相王嘉毫无动静,王莽便屏气伸指以探鼻息,隐感有微弱奄奄之气,便急差狱丞去熬些稗粥充饥。
待黄澄澄的稗粥端将上来,王莽便以铜勺试吮一口,入口软糯,又于粥中撇上半勺,方将稗粥于丞相口角缓缓流入。
三人见王嘉尚有吞咽能力,都喜极而泣,待半簋粥尽,方见王嘉轻咳一声,挣开双眸,泪花闪闪,却再也无力滴落下来。
王莽又欲执勺再喂,不料王嘉乱髻摇摆誓死不从,王莽无奈谆谆劝道:“竹有十节,节节不同。
有司马迁腐刑写《史记》,有文王拘囚推《周易》,韩非囚秦书《说难》,屈原放逐赋《离骚》,还有那仲尼困厄著《春秋》!
古人尚且百折不挠,况我丞相乎?公仲细思之。”
王嘉懵懵间见上身偎于王莽怀中,便挣扎着坐起,又缓缓斜靠于牢壁一角,眼睑微阖,一字一顿道:“董夫子曰:父为子纲,君为臣纲。
父虽无道,子敢不事父乎?君虽不惠,臣敢不事君乎?”
护军都尉孙建听闻王嘉一心求死,便揖礼规劝道:“前日陛下曾于太皇太后跟前亲下口诏,说丞相囹圄思过,逢赦可免!
君侯以羸弱之躯何以复诏命,事君王?岂非以死博名,置天家于贤德有亏,实有私心哇!”
王嘉听罢不再言语。
王莽见丞相并未反驳,心中暗喜,便又揖礼自责道:“巨君还乞君侯原宥,公之冤屈皆因莽起。
昔日从弟王邑矫诏骗官,天家震怒,太皇太后为平息事态,便加贵董贤三邑之地。
三公朝议,方有君侯今日之虞呀!
今日公仲兄一旦有失,我王家上下有何脸面,苟活于这怏怏人世哇!”
说罢掩袖痛泣起来。
王嘉见新都侯王莽引咎自责,梗泪不止,便奄奄嗫嚅道:“明公大孝尊亲,仁德归厚,乃我三人师矣!
今陛下年少不羁,喜结那倡优弄臣,恐今朝已无望。
嘉以死相谏,以唤其心,天家终有回头之日。
然家小流沛,无以为靠,王嘉死不瞑目哇!”
王莽听罢已是泪流满面,遂上前一把攥紧王嘉手臂,悲声呜咽道:“君侯但放宽心,巨君不才,兄长家眷自有我等抚恤照看。
还望丞相卧薪怡志,否极泰来!”
王嘉听罢,忙吃力起身,揖礼致谢。
西出长安,珠宫贝阙魂犹在,千山万壑扑面来。
瘦马扬蹄多供恨,辎车吱呜说烦哀。
粗看,咸阳古道,黄沙扬尘风含怨;细听,渭城北原,暗流汩汩水喊冤。
塬上,几稀婆娑几多愁;涧下,乌鸦惊坠声声惨。
谁舞清风借纨扇,谁拨素灯伴无眠?尝尽一时繁华,落得半世休惨。
布谷布谷,孤鸟独飞声声唳;掩面憔悴,对镜两人梦难圆。
班婕妤轻轻合上轩窗帷裳,扼腕长叹,又有心细细凝视轩外,朦胧见王莽驭一高头大马随车相伴,心中忧怨顿时抛诸九霄云外。
自投长乐宫东朝羽下,班婕妤闲来无事,便陪侍太皇太后祭祀、出游,长昼无俚,弄筝调笔之余,间或涂涂写写。
自赵飞燕构陷许皇后椒房殿扶正,便视班婕妤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第3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