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清华大学念书的时候-《读书与做人中心论点》

我在清华大学念书的时候(第1页)
🎁美女直播

我少无大志,从来没有想到做什么学者。

中国古代许多英雄,根据正史的记载,都颇有一些豪言壮语,什么“大丈夫当如是也!”

什么“彼可取而代也!”

又是什么“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真正掷地作金石声,令我十分敬佩,可我自己不是那种人。

在我读中学的时候,像我这种从刚能吃饱饭的家庭出身的人,唯一的目的和希望就是——用当时流行的口头语来说——能抢到一只“饭碗”

当时社会上只有三个地方能生产“铁饭碗”

:一个是邮政局,一个是铁路局,一个是盐务稽核所。

这三处地方都掌握在不同国家的帝国主义分子手中。

在那半殖民地社会里,“老外”

是上帝。

不管社会多么动荡不安,不管“城头”

多么“变幻大王旗”

,“老外”

是谁也不敢碰的。

他们生产的“饭碗”

是“铁”

的,砸不破,摔不碎。

只要一碗在手,好好干活,不违“洋”

命,则终生会有饭吃,无忧无虑,成为羲皇上人。

我的家庭也希望我在高中毕业后能抢到这样一只“铁饭碗”

我不敢有违严命,高中毕业后曾报考邮政局。

若考取后,可以当一名邮务生。

如果勤勤恳恳,不出娄子,干上十年二十年,也可能熬到一个邮务佐,算是邮局里的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了;就这样混上一辈子,平平安安,无风无浪。

幸乎?不幸乎?我没有考上。

大概面试的“老外”

看我不像那样一块料,于是我名落孙山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才报考了大学。

北大和清华都录取了我。

我同当时众多的青年一样,也想出国去学习,目的只在“镀金”

,并不是想当什么学者。


(第1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