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实际上不是我的第一位老师。
在他之前,我已经有几位老师了。
不过都已面影迷离,回忆渺茫,环境模糊,姓名遗忘。
只有他我还记得最清楚,因而就成了第一了。
我这第一位老师,姓李,名字不知道。
这并非由于忘记,而是当时就不注意。
一个九岁的孩子,一般只去记老师的姓,名字则不管。
倘若老师有“绰号”
——老师几乎都有的——则只记绰号,连姓也不管了。
我们小学就有“ShiaoQian'r(即知了,蝉。
济南这样叫,不知道怎样写)”
、“卖草纸的”
等等老师。
李老师大概为人和善,受到小孩子的尊敬,又没有什么特点,因此逃掉起“绰号”
这一有时颇使老师尴尬的关。
我原在济南一师附小上学,校长是新派人物,在山东首先响应五四运动,课本改为白话。
其中有一篇《阿拉伯的骆驼》,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寓言故事。
我叔父忽然有一天翻看语文课本,看到这一篇,勃然大怒,高声说:“骆驼怎么能会说话!
荒唐之至!
快转学!”
于是我就转了学,转的是新育小学。
因为侥幸认识了一个“骡”
字,震动了老师,让我从高小开始,三年初小,统统赦免。
一个字竟能为我这一生学习和工作提前了一两年,不称之为运气好又称之为什么呢?
新育校园极大,从格局上来看,旧时好像是什么大官的花园。
门东向,进门左拐,有一排平房。
沿南墙也有一排平房,似为当年仆人的住处。
平房前面有一片空地,偏西有修砌完好的一大圆池塘,我可从来没见过里面有水,只是杂草丛生而已。
池畔隙地也长满了杂草,春夏秋三季,开满了杂花,引得蜂蝶纷至,野味十足,与大自然浑然一体。
倘若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来到这里,必然认为是办学的最好的地方。
进校右拐,是一条石径,进口处木门上有一匾,上书“循规蹈矩”
。
我对这四个字感到极大的兴趣,因为它们难写,更难懂。
我每天看到它,但是一直到毕业,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第1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