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行”
,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一句话。
主要劝人做事不要鲁莽,要仔细考虑,然后行动,则成功的可能性会大一些,碰壁的可能性会小一些。
要数典而不忘祖,也并不难。
这个典故就出在《论语·公冶长第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
这说明,孔老夫子是持反对意见的。
吾家老祖宗文子(季孙行父)的三思而后行的举动,二千六七百年以来,历代都得到了几乎全天下人的赞扬,包括许多大学者在内。
查一查《十三经注疏》,就能一目了然。
《论语正义》说:“三思者,言思之多,能审慎也。”
许多书上还表扬了季文子,说他是“忠而有贤行者”
。
甚至有人认为三思还不够。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注》中说:有人劝恪“每事必十思”
。
可是我们的孔圣人却冒天下之大不韪,批评了季文子三思过多,只思二次(再)就够了。
这怎么解释呢?究竟谁是谁非呢?
我们必须先弄明白,什么叫“三思”
。
总起来说,对此有两个解释,一个是“言思之多”
,这在上面已经引过。
一个是“君子之谋也,始衷(中)终皆举之而后人焉”
。
(第1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