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序-《读书与做人原文》

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序(第2页)
🎁美女直播

,这一点必须着重指出。

他喜欢用的一句话是发前人未发之覆。

在他的文章中,不管多长多短,他都能发前人未发之覆。

没有新义的文章,他是从来不写的。

他有时立一新义,骤视之有如石破天惊,但细按之则又入情入理,令人不禁叫绝。

寅恪先生从来不以僻书来吓人。

他引的书都是最习见的,他却能在最习见中,在一般人习而不察中,提出新解,令人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感。

寅恪先生继承了清代朴学考证的传统,但并没有为考证所囿。

考证学者往往不谈义理,换一句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不大喜欢探索规律。

但是,寅恪先生却最注意探索规律,并不就事论事。

他关于隋唐史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证。

他间或也发一些推祟宋学的议论,原因大概就在这里。

今世论者往往鄙薄考证之学。

实际上,研究历史首先要弄清史实,考证不过是弄清史实的手段,既不必夸大其词,加以推崇;也不必大张挞伐,意在贬低。

我们历史学界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高唱“以论带史”

,却往往是“以论代史”

,其甚者甚至置史实于不顾,而空谈教条,这样的教训还少吗?提倡一点考证,可以济我们历史研究之穷,不是一件坏事。

寅恪先生利用考证达到弄清史实的目的,一直到今天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自己学殖瘠薄,实不足以窥寅恪先生之堂奥。

妄发议论,贻笑方家。

但是,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的这些浅薄的看法也许还有点参考价值吧。

现在纪念论文集即将出版。

作为寅恪先生的弟子,我衷心感激海内外学者们惠赐大作为本集增添光辉。

我只希望,我们大家能在寅恪先生指出的“预流”

的基础上,昂扬前进,把我们的史学研究的水平再提高一步。

愿与海内外诸志同道合者共勉之。

1988年12月5日


(第2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