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伦理道德-《读书与做人原文》

漫谈伦理道德(第2页)
🎁美女直播

其次,我想谈一谈人与人的关系。

自从人成为人以后,就逐渐形成了一些群体,也就是我们现在称之为社会的组织。

这些群体形形色色,组织形式不同,组织原则也不同,但其为群体则一也。

人与人之间,有时候利益一致,有时候也难免产生矛盾。

举一个极其简单的例子,比如讲民主,讲自由,都不能说是坏东西,但又都必须加以限制。

就拿大城市交通来说吧,绝对的自由是行不通的,必须有红绿灯,这就是限制。

如果没有这个限制,大城市一天也存在不下去。

这里撞车,那里撞人,弄得人人自危,不敢出门,社会活动会完全停止,这还能算是一个社会吗?这只是一个小例子,类似的大小例子还能举出一大堆来。

因此,我们必须强调要处理好社会关系。

最后,我要谈一谈个人修身问题。

一个人,对大自然来讲,是它的对立面;对社会来讲,是它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它的细胞。

因此,在宇宙间,在社会上,一个人所处的地位是十分关键的。

一个人的思想、语言和行动方向的正确或错误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个人进行修身的重要性也就昭然可见了。

写到这里,也许有人要问:你不是谈伦理道德问题吗,怎么跑野马跑到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上去了?我敬谨答曰:我谈正确处理三个关系,正是谈伦理道德问题。

因为,三个关系处理得好,人类才能顺利发展,社会才能阔步前进,个人生活才能快乐幸福。

这是最高的道德,其余那些无数的烦琐的道德教条都是从属于这个最高道德标准的。

这个道理,即使是粗粗一想,也是不难明白的。

如果这三个关系处理不好,就要根据“不好”

的程度而定为道德上有缺乏、不道德或“缺德”

,严重的“不好”

,就是犯罪。

这个道理也是容易理解的。

全世界都承认,中国是伦理道德的理论和实践最发达的国家。

中国伦理道德的基础是先秦时期的儒家打下的,在其后发展的过程中,又掺杂进来了一些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终于形成了现在这样一个伦理体系,仍在支配着我们的社会行动。

这个体系貌似清楚,实则是一个颇为模糊的体系。

三教信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绝不是泾渭分明的,但仍以儒家为主,则是可以肯定的。

儒家的伦理体系在先秦初打基础时可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

孔子学说的中心,也可以说是伦理思想的中心,是一个“仁”

字。

这个说法已为学术界比较普遍地接受。

孟子学说的中心,也可以说伦理思想的中心,是“仁”

、“义”


(第2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