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对外界信息缺乏探究,总是全盘接受,那么我们就很容易陷入混乱,很容易为“病痛”
打开大门:因为我们的周围总是充满各种各样的疾病暗示,即使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方法不对,它们的进入更会使我们无助。
比如,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各种各样的善意提示,不要老吹空调,容易感冒;要变天了,多加衣服,别感冒了;少吃糖,防止蛀牙;癌症不能治愈??
这些提示并没有错,但是,需要强调说明的是:存在于我们潜意识中的能量场,多半是纯粹的,它们没有好坏对错的分别,哪里有方向、有出口,它们就会涌向哪里。
因此,潜意识的启动需要有明确积极的指引。
否则,上述这些善意提示在潜意识中会形成“金科玉律”
,于是我们的确就会吹了空调就感冒,变天没加衣服就发烧,得了癌症只能乖乖等死。
有次儿子在外边与小朋友们玩追逐游戏。
当时正值儿童手足口病高发时节,幼儿园的老师们用游戏的方式强调手足口病的特征和传染性,于是小朋友们都知道了这个事情。
孩子们游戏的内容大概是这样:假设某个小朋友得了手足口病,其他小朋友都要躲开他,如果有谁被他抓到,就等于感染了手足口病。
孩子们你追我赶地快乐地玩着。
第二天,儿子起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手伸出来给我看,并说道:“妈妈,我手上有小点。”
(每天早晨老师们在幼儿园门口检查小朋友们的手,要看看手上有没有小点)我仔细看了,非常小,就两个。
我还检查了儿子的嘴,没起疱,所以还是把儿子送去了幼儿园,不过被老师劝回来了。
儿子被老公带到儿童医院看病,被确诊为手足口病。
从医院回来的儿子活蹦乱跳,食欲也非常好,无任何不适表现。
我觉得应该没事,于是没急着给儿子吃药,静观其变。
就这样,儿子的手足口病自然地好了。
孩子们的受暗示性很高,同时好奇心也很强,也许儿子天天被老师检查和描述后,对手足口病充满了好奇,加上与小朋友们玩了“得手足口病”
的游戏,潜意识便将常识及游戏结果呈现在了现实当中。
另外,“潜意识”
这个家伙,它的词汇中没有否定句,也就是说它听不懂“不”
。
当我们说“不”
的时候它会忽略不计。
如,“我不紧张”
,潜意识会理解成为“我紧张”
;“我不悲伤”
,潜意识会理解成“我悲伤”
。
所以大家做心理暗示时一定要掌握这个技巧:尽可能别用否定词,应该说成“我放松”
、“我自如”
、“我平和”
、“我幸福”
等。
“潜意识”
需要被引导,经由我们的引导它可以创造无限光明,也可以创造无限黑暗。
光明还是黑暗全由我们做主。
(第4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