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闺怨 杏花村-《入骨相思知不知是哪首诗》

第8章 闺怨 杏花村(第3页)
🎁美女直播

我想做一个对生活、对爱情、对你能够有所担待的女子,不说谎,不怀疑,不盼望,不强求。

而你也一定与我一样,对我们的爱情有着不渝的坚贞,所以我就不必疑惑哀伤,我敢去任何未知的命运,只因为我爱你。

也正因为爱着你,我相信你一定会来的。

她将自己的疑虑抒写毕尽,遂改为自我安慰,让自己相信自己的爱人比有着高尚的节操和忠贞,那么自己就不必怨,不必哀伤。

可见《冉冉孤生竹》中的女子深谙自我安慰的智慧。

是啊,活得糊涂点,乐观点,于女子,是再好不过的事。

太过精细的女子只能悲观自苦,因为她们精细得无法从这个恶俗的世界中得到更多,只有日渐沉默,枯死,无法再得着生命更大的福惠。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我们人类不过是一介普通的物种;以天体学的眼光来看,我们人类只是一粒微尘;在历史学的范畴里,我们都是一个个马上就被遗忘的名字;而在化学的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无非是几十种元素合成的混合物。

我们就是这样的平凡普通、不值一提。

而我们所经历的每个故事,它背后的真相未必都是大义凛然沉痛悲切,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宏大叙事,更不必强行将自己投诸于更广阔的框架之下。

生活有生活本来的样子,是你的总是你的。

一点芳心,冷落成灰——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这是五代词人冯延巳的《长命女》,词中的女子所发下的三个愿望,道尽古今女子内心潜沉的悲哀和向往。

一个女子,初为君妇,于这春日宴上,百花丛中,眼波含情,唇边带笑,轻举酒杯对君发下这一生的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想来,女人的一生也不过就这简简单单的三重愿而已,而如愿以偿就真的是那么难的事吗?这种长相守的愿望对古时的妇女更是极其艰难之事,看看从古至今多少闺怨之词就可窥得其中一二。

她们穷极一生也难有踏出闺阁罗帏之时,在那么小的天地中,只有日日夜夜企盼一个时时眷顾时时疼惜的良人。

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她们只是想寻得一心人,仰视他的面容,眺望他的背影,惟愿终身相携,不离不弃。

这就是女人的痴,终其一生也逃不脱的劫。

这个世界是男人的,他们手握整个世界的生杀大权,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内心永远有着对外面世界的蠢蠢欲动,又怎会被一张情网轻易网住了脚步。

这世间从此多了无数女子自闺阁中传出的悲声。

看王昌龄的《闺怨》不过短短一首七绝,却写尽愁之深,怨之重。

她初为人妇,犹自天真,不知离愁别绪,平静地生活在闺阁中等待丈夫。

这日,见春光大好,她就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远望见那陌头之上柳色青青,一片大好颜色,她的内心竟无端起了悲伤:唉,当初真不该让夫婿出外觅取封侯。

又过一年,柳枝又绿,丈夫犹未归。

难道她今后也要这样独自看着自己生命中的春情流逝吗?她以为,她将自己全部的爱,最好的爱都给了他,洋洋洒洒,而在他看来却也不过尔尔,难以瞩目,不及封官戴爵给他带去的荣耀。

她一直懂他的心思,所以她成全他的野心,放手让他去遥远的边关建功立业。

只是当时没想到,有一天她会思念得这么痛。


(第3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