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乡税土豆五千石,稻三百二十石。”
“黑犬乡,税土豆万石,稻二百石。”
“……”
荀法捧着簿册,缓缓汇报。
这都是此次秋收桃源县的田税收入,还要充入粮仓。
而后再上报给郡守,并且还要登记造册。
这些都是官粮,就算是秦稷都无权私自调动,主要还是用来赈灾和徭役。
大周原本的田税是十税一,而女帝上位后认为大周以六为吉数,所以减为十二税一。
比如一亩地的稻米5石,那就得交4斗米。
“合计多少?”
“比去年要高。”
荀法捧着簿册,感慨道:“稻米共计6000余石,土豆则近十万石。
还有粟米、麦子、黍米,加起来也有两千余石。”
他放下簿册,脸上满是欣喜。
荀法本为寒士布衣,家境贫寒。
是兄长卖力耕作三十亩薄田,为人干些杂活,才能让他拜师游学。
他虽然不事生产,可却经常接触农夫。
土豆亩产高是因为祥瑞,至于其他粮食的产量都要更高,所以桃源虽然是县,可收上来的农税堪比一郡!
桃源并非产粮大县,地力严重不足。
秦稷便带人清理河道,将河底淤泥用来堆肥。
而后又改进农器,凭借曲辕犁和田牛也能深耕。
再加上秦稷大规模推广沤肥堆肥,让桃源县本来贫瘠的农田慢慢恢复肥力。
“这么多……”
秦稷也是为此咋舌。
主要还是桃源人口足,年年还开垦荒地。
再加上用的种子也都是改良过的,亩产高也是理所应当。
而且还有点很关键,桃源百姓都不带瞒报的。
有多少产量就报多少,绝对不会为了少交税就往少里说。
这种事不是不可能,在别的郡县就有。
荀法就曾经看到过,有些地主为了逃避赋税,暗中开垦荒地而不上报。
明面上的农田就随便耕种,主要精力则在匿田上面。
有的则是趁着收成前偷摸抢收稻米,手里的可就不用交税了。
“按照王爷说的,粮仓存积的陈米粮食全都带走。
新收上来的,留下一半囤积于粮仓以备不时之需,剩下的也交给他。
等渡过寒冬,咱们的粮食很快又会上来。”
(第1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