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纸誓言无法消弭武、李之间的积怨,这一点武则天也心知肚明。
武则天需要建立起更加牢固的关系,那就是联姻。
武则天希望能够通过婚姻来维系武、李两大皇族的关系。
除了先前太平公主已经嫁给武攸暨,武则天共有十九个孙女,即太子李显有八个女儿,相王李旦有十一个女儿。
太子李显的八个女儿,在武则天的安排下,新都郡主嫁给了武延晖,永泰郡主嫁给了武承嗣之嫡子武延基。
李显最宝贝的女儿安乐郡主则嫁给了武三思之子武崇训。
据说此女相貌极美,《新唐书?公主传》中说她“姝秀辩敏”
“光艳动天下”
,很少看到一本正经的史书用这类词语形容一位公主。
《后汉书》谈到王昭君之美,也不过就是用“光明汉室”
“竦动左右”
而已。
可见安乐郡主的美丽,必是人间罕见。
这一系列的联姻也透露出武则天内心的隐秘,她虽然已将太子显和相王旦赐姓为“武”
,但心中仍然视他们为李家之子,故此以武、李联姻来巩固武家的外戚地位。
武则天尚且如此,也就难怪外人将太子与相王视为李家“天子”
了。
在武则天看来,她虽然已经让李显和李旦改从母姓,却终究不能将他们真的视为武家人,否则如何会安排此“武”
和彼武联姻呢?
值得一提的是武则天在安排武家男娶李家女的同时,并没有安排武家女嫁给李家男,这主要是因为武则天并不想摆脱武家以外戚尚主的格局。
武则天也清楚,将武、李两系强行地捏合为一家人是不可能的,所以她才想通过改姓、通婚、誓盟等等方式安排,让两系融合团结,以消除他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随着庐陵王李显的回归,有些人以为李唐皇族将重新获得权柄,武氏子弟从此将失势。
以前武则天威权独揽,酷吏严峻,谁也不敢乱结朋党。
可是随着政治斗争形势的变化,如今拥李、拥武或中间派已隐然形成。
同时随着“二张”
干预朝政又出现了附张派,吉顼的表现显然可以作为其中的代表。
吉顼原与武氏宗族更有渊源,当年其父易州刺史吉哲因受贿应当处死,于是便将两个妹妹送与武承嗣,请他救父,遂与武氏子弟搭上关系。
而今天,他显然已经洞悉了武则天的亲子之情,所以才会借机向李氏宗族这边靠拢。
圣历元年(698)八月,苦心经营权力的武承嗣心有凄然地离开了人世。
他死后的第三天,武三思即出任检校内史,掌首相之职。
同月,武士彟之孙武重规任天兵中道大总管,掌并州(今太原市)城中的天兵军。
作为武氏族人的标志性人物,武承嗣的离世对武派人士的打击可想而知。
(第1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