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天子门生及其明堂之火-《出轨皇后简介》

第九章 天子门生及其明堂之火(第1页)
🎁美女直播

1

作为一个女人,武则天能够在李唐最为强盛之时夺取皇权,并且像模像样地当了十五年皇帝,到最后不是因为输给其他政治势力而灭亡,而是终结于自然法则。

一个在传统伦理上居于先天性弱势的政权何以能维系如此之久,并且在很多地方不逊于那些男性帝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武则天对士庶两族所采取的两种不同态度。

一方面是对豪门士族的打压之势;另一方面是对寒门庶族大开方便之门,得到了庶族民众的拥护。

武则天属于非法夺权,玩的是权术,属于独裁政治,不给他人插足的机会。

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她对宰相职权和声望的打压。

她首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一职,把一些工作资历浅、品级低的官吏提拔到宰相的位置。

据统计,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四品以下官员出任宰相超过半数以上。

去年还是底层官吏,说不定第二年就成了宰相。

这种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的工种,谁也不愿意干,导致中书门下两省的正三品宰相常年缺编。

甚至出现过三省都没有领导挂职的局面,全部由“同中书门下三品”

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这些编外宰相们来代劳。

宰相班子成员不但没少,反而越来越多,基本维持在十个人以上。

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常换常新。

宰相府每天都很热闹,早晨出门上班,先要搞个告别仪式,拉着家人的手交代后事;晚上平安回家,再搞一个庆祝仪式。

在这样的政治高压之下,宰相们整天两股战战如筛糠,只能今朝有酒今朝醉。

唐朝建制以来,三省六部制互相制约君权,也成了一句空谈。

与此同时,武则天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加大对地方州县的监管力度,发明了十道巡查制度,也就是由中央派遣十道使者分春秋两季巡视全国。

春季称为风俗,秋季称为廉察,并以《垂拱格》专门设定四十八条巡查格式,依照条例监督州县。

这些监察御史级别虽然不高,只是小小的八品官,但是他们手中的权力却大得惊人。

在地方,谁也不敢拿他们不当中央官员。

他们除了要考察地方官员的政绩,审理疑难案件,还要检查地方经济领域内的犯罪行为,并督促发展州县农业生产,搜罗人才等等。

只有官员们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巡查不到的地方。

这时候的十道还只是一个虚拟的监察区,但权力却实实在在凌驾于州县之上。

武周朝结束以后,到唐玄宗时期,道由最初的虚拟区向实体行政区转化。

到了唐代后期,道与方镇合二为一,成为凌驾于州县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御史的权力也越来越大,成为一方诸侯,拥兵割据。

或许是武则天疑心太重,就连对被她视为心腹的监察官也始终保持着戒备之心。

左右肃政台可以没事互相弹劾,巡察使者也是三天一换两天一调。

监察御史猖狂到什么程度呢?他们可以越过自己的上司,直接上奏皇帝反过来弹劾自己的上司。

在人才的使用选拔方面,武则天虽然有贡献,但并没有像有的史学家所说的那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武则天最为推崇的是科举,特别是自己亲自主持的制科考试。

唐代的科考分为常科和制科。


(第1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