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欺负别人,还是被别人所欺,全凭自家本事,所以老老少少,全民皆兵,都会两下子。
张冲说,怎么拼杀,得按我们彝族老祖宗的规矩办。
凡受伤官兵,前面中了刀、箭,奖励,说明你是朝前冲锋才受伤的,后面中了刀、箭,就要拿刀砍你的背,因为你是当孬种做逃兵,否则怎么会让人打中脊背?
从普通士兵到旅团将官,一律照此办理。
张冲定下的这条规矩,连旅长都不敢触犯。
指挥攻打禹王山的旅长冲锋在前,结果中了子弹,中弹后他不是上担架,而是硬撑着走到张冲面前,请他检查一下,看子弹是不是从前面穿进的。
张冲一看,确实是前胸中弹:行,是条汉子,下山吧。
要派人护送,旅长拒绝了:要送的话,前线就又要少一个兵。
我的伤还不算太重,自己能走回去。
滇军已冲到半山腰,只剩下了一个山顶。
作为制高点,从禹王山山顶可以俯瞰包括台儿庄在内的整个战场全貌,守军往后方运个伤员,往前线送些弹药,来来往往,在顶上能做到一览无余。
日军若控制此处,甚至建立起炮兵阵地,无疑可以将中国军队前线与后方的动脉血管一刀切断。
卢汉告诉张冲:无论付出多大代价,禹王山山顶必须收复。
旅长已经受伤下场,身为师长的张冲决定亲自上阵。
这时由于滇军攻势旺盛,日军为进行阻击,赶紧呼叫炮兵向山上发射烟幕弹。
烟幕弹本来是要遮住对方视线的,可是这对滇军却并不一定奏效。
云贵的气候特征跟中原内地大不相同,戴名世当年考察时,就知道彝族苗族杂居之地,常常会到处笼罩瘴气烟雾,即使靠近了都看不清楚人(“瘴雾弥漫,咫尺莫辨”
)。
滇军的少数民族官兵,在家里时就等于天天在烟幕弹中来去,还怕你这个。
烟幕弹奈何不了滇军,天气不高兴了,它总得找个人捉弄一下,于是风向忽然一变,鬼使神差地,竟然把烟幕吹向了日军阵地。
云南人既不惧“瘴雾”
,也不怕烟幕弹,日本人则是两者都怕,烟幕笼罩之中,顿时脑袋都晕了。
老猛仔是福将,小猛仔也是一员福将。
张冲抓住这一可遇不可求的良机,吹起冲锋号,一举将日军从山顶赶了下去。
收复禹王山,张冲擦擦汗,向卢汉发出捷报。
卢汉起先很高兴,等到举起望远镜一看,脸上却由晴转阴。
什么收复,你眼睛是不是瞎了,自己看!
张冲被骂得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依言望去,山顶某处真的飘着一杆膏药旗。
张冲立即回答:这是未及遁逃的歼余日军,我马上组织敢死队干掉他们。
虽然有卢汉在后面督阵,但张冲并不莽撞,因为他知道越是这种时候,在绝望情绪支配下的鬼子兵,反而会表现得越凶狠和歇斯底里。
敢死队不等于“送死队”
,必须有火力掩护才行。
张冲把迫击炮集中起来,以膏药旗为基准,进行覆盖式轰击。
在把道路打开之后,才让敢死队前进。
卢汉远离前线,然而一直端着望远镜默默地注视着禹王山山顶。
在亲眼目睹日旗倒下后,他举起电话,对张冲说了四个字:传令嘉奖!
欣慰之情,尽在不言之中。
(第2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