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左右的亲近部下、舍人陈恢劝谏说:“事情尚没有完全绝望,请府君容许我出城面见刘邦,劝说他接受我军有条件投降。
如果不成,到时再死也为时不晚。”
陈恢出城面见刘邦说:“臣下听说将军身受怀王之约,先入咸阳者王关中作秦王。
而今,将军停留止步,围攻宛城。
宛城及南阳诸县,共有数十城池攻守联防,南阳军民以为战也死,降也死,人人乘城坚守死战。
将军若连日攻城,伤亡必多,战事必久;将军如果绕道西去,宛城守军必定紧跟尾随。
将军前有城池守军,后有追击搔扰,必不能顺利西进,最终落得空负怀王之约的结果。
为将军计量,不如宽待南阳军民,盟誓约降,封赏南阳郡守,让他继续驻守南阳,然后整编宛城秦军,统领他们一道西向攻取关中。
如此一来,南阳境内诸县军民,将闻声争开城门迎接将军,将军进入关中之路,必将畅通无阻。”
刘邦接受了陈恢的提议。
宛城开城投降,刘邦入城,接受政权,收编军队。
他如约封南阳郡守齮为殷侯,命他继续担任南阳郡守,封陈恢食邑千户,然后统领楚军旧部和新编的秦军一道西进。
南阳受降,在刘邦集团建立汉帝国的过程中,具有特别的意义。
在此之前,刘邦军与六国反秦军一样,与秦军激烈交战,双方皆用严峻的手段对待对方。
宋留投降章邯,被送到咸阳处以极刑。
刘邦、项羽联军攻下城阳,屠城报复。
秦与六国之间,仇恨愈深。
至南阳受降为止,刘邦军是楚军的一支,先是沛县县军,以沛县人为主体,后是砀郡郡军,以砀郡人为多数。
在转战各地的过程中,虽然不断有兵员的补充,大体上仍然以泗水郡和砀郡地区出身的人,也就是楚国和魏国军民为主。
秦军成建制地编入刘邦军,是从南阳开始的。
由于南阳处置秦军投降得当,从此之后,秦之官吏军民,开始大规模地倒向刘邦。
南阳受降以后,事态的进展完全如同陈恢所言,南阳境内诸县,纷纷开城投降。
刘邦军西进至丹水县(今河南淅川西南),秦军将领高武侯鳃、襄侯王陵投降。
继而进攻郦县(今河南南阳西北)和析县(今河南西峡),也都不战而降。
在顺利进军的形势下,刘邦命令部队所过一律不得掳掠施暴,明令禁止报复秦人、残破秦土的做法,于是秦国人民欢喜,民心开始瓦解。
(第2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