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现有的史料仅有如此一条记载,信由它,不信也由它,没有多余的选择。
我整理历史到这里,对如此暴行难以置信之余,无奈只有姑且从之而保留存疑,期待将来能有新的考古史料的出现。
项羽是伟大的军人、无敌的将军和勇猛的战士。
他治军、用兵、作战的才能,天下无双,论及政治才能,却是无谋鲁莽而缺乏判断能力的三流人材。
对秦军作战,他运用自己的军事才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对于降服秦军的处置,需要的是政治智慧,他却将其作为军事问题处理,谋于猛将而不议于谋臣;不考虑争取秦人之军心民心,为战后的未来作妥善的政治准备,而是只图眼前行动进军的单纯俐落,以报复顽抗之敌的手段残杀投降之敌。
新安坑杀降卒,使项羽失去了秦国人心,断绝了项羽入关以后在关中立足的可能。
新安坑杀降卒,埋下秦国人民仇恨项羽的种子,使秦国军民从此敌对于项羽。
二十万秦军被坑埋于新安地下,数百万敌对军民被制造于秦中地上。
在尔后的楚汉战争中,秦国军民死心塌地跟随刘邦与项羽血战死斗,关中成为刘邦稳固的根据地,秦人秦军成为汉军的主力部队,归附刘邦的秦军将士们最后追击项羽至乌江岸边,将项羽分尸斩首,种种曲折历史的事由根源,都可以追溯到这里。
可以说,新安坑杀秦军降卒,是项羽一生中最大的政治失误,是项羽由盛而衰的转折、失败的起点。
章邯领秦军投降项羽是在二世三年七月,项羽统领联军渡过黄河抵达河南县一带是在次年十月,新安坑杀秦军降卒是在十一月。
整整四个月时间,项羽军没有急速西进,而是在河内、三川一带徘徊停留,使人非常难以理解。
或许秦军在三川一带的抵抗仍然非常激烈,或许是数十万大军的粮草后勤难以解决,或许真是新降秦军的问题使项羽无法顺利进军?往事越千年,已无法索解。
就在项羽军停留徘徊期间,刘邦军于八月攻破武关,九月攻克峣关及蓝田,十月进入咸阳,实现了先入关中灭秦的战略目标。
十二月,项羽统帅四十万诸侯国联军,携坑埋秦军之杀气,浩浩荡荡,由新安经渑池、陕县一路抵达函谷关下。
函谷关关门紧闭,守军奉刘邦命令,拒绝项羽军入关。
项羽得知刘邦军已经占领关中,接受了秦王嬴婴的投降,正在收编秦军扩大兵力,安抚秦人巩固地盘,所有进入关中的通道,都已经被封闭。
项羽大怒,迅速部署军事,副将范增以积薪烧关威胁守军,函谷关不战而下。
项羽军入关以后,沿渭水南岸由函谷关到咸阳的大道西进,一路如过无人之境,至戏水西岸的鸿门一带停驻下来。
项羽下令大军北临渭水,南靠骊山安营扎寨,军锋直指灞河方向。
刘邦军十万人,北倚渭水,东面灞河布营,扼守在由鸿门通向咸阳的大道上,两军对峙,剑拔弩张,战事一触即发。
(第2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