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后来他见时势不合,没有政治改良的机会。
所以专心教育,要想从教育上收效。
他深信教育功效最大,所以说“有教无类”
,又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史记》说他的弟子有三千之多。
这话虽不知真假,但是他教学几十年,周游几十国,他的弟子定必不少。
孔子的性情德行,是不用细述的了。
我且引他自己说自己的话: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话虽不像“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席不正不坐”
,“割不正不食”
的人的口气,却很可想见孔子的为人。
他又说他自己道:060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是何等精神!
《论语》说: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
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欤?”
“知其不可而为之?”
七个字写出一个孳孳恳恳终身不倦的志士。
孔子的时代
孟子说孔子的时代,是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
这个时代,既叫做邪说暴行的时代,且看是些什么样的邪说暴行。
第一,“暴行”
就是孟子所说的“臣弑其君,子弑其父”
了。
《春秋》
二百四十年中,共有弑君三十六次,内中有许多是子弑父的,如楚太子商臣之类。
此外还有贵族世卿专权窃国,如齐之田氏,晋之六卿,鲁之三家。
还有种种丑行,如鲁之文姜,陈之夏姬,卫之南子、弥子瑕,怪不得那时的隐君子要说: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与易之?061
第二,“邪说”
一层,孟子却不曾细述。
我如今且把那时代的“邪说”
略举几条。
(一)老子?老子的学说,在当时真可以算得“大逆不道”
(第2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