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金瓶梅和水浒的区别》

第280章(第1页)
🎁美女直播

>

并不遵循历来王朝兴盛规律,跳过本该的‘二民之治’,一步直入‘民和盛世’。”

“这是在‘农’之一道上的文治,而在‘士’方面,民和帝亦是不乏革新创世之举。”

讲坛教授承上启下道。

“首先登基之后,按例加开恩科,但参考学子不限南北户籍——事实上,民和帝第一届恩科,北上的南方学子占据了三成。

恩科录取学子,很好地充实了地方官员。

而后就是考核吏治,清廉官场。”

“将官吏缺员问题解决,又建立官吏的考核稽查制度之后,官场开始稳定运行。

——可见民和帝的行事老练,并不急功近利。”

“随即,民和帝再施革新之举:确立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在各省建省学、各府建府学、各县建县学,令各级学子在官学中进行全日制学习。

学习科目,分进士、明算、明法、明经四科,类似于现代的文理分科,只是分科数目为四科。

各级学院又建图书馆,供学子和向学百姓免费借阅。

一时间文化为之大兴,文化氛围有向宋时赶超之势。”

“在尽可能提供了全民向学的环境之后,民和帝才真正祭出革新大刀!

即提高明算、明法、明经各科在科举中的地位,在科举之后选官时,逐渐进阶地强调专业对口。

就好比大理寺这类司法、执法衙门,其新任的吏员必须是熟知律法及律法运用的明法科学子,其中朝廷中枢的部级吏员必须是科举殿试学子,即通过了国考的明法科学子。

相应地,省级吏员必须至少是科举省试得中学子,府县吏员,则统一至少是府试得中学子。

同理,户部的吏员,则必须是明算科的科举学子。

翰林院的吏员、助教、学士等,则必须是明经科科举学子。

其余专业性不强的部门,则不作严格区分。”

“如此这般,很大程度上杜绝了科举选官后,官吏不通本部庶务,只懂之乎者也、风花雪月,将公务都交由聘请的‘师爷’一类人的现象。

同时更重要的是,专人办专事,政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是立竿见影!

在政务方面欺上瞒下的情况,也为之一清。

这把革新大刀,也很好地为考核吏治、清廉官场披荆斩棘。”

“另外,设立了地位超然的‘科学’一科,单独建立鲁国国家科学学院,专收奇才、怪才和天才,学习和钻研天地万物自然之至理。

学院学子并不科举为官,但其教学经费皆从国库划拨专项资金,科学成果有变现价值的,则亦由国库出资落地变现。

为鼓励和奖赏学子的科研志向和成果,民和帝还设置了‘民盛科学奖’。


(第1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