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承认它是真实的,那你就很难修行了;你安住清净心来看它,你确定它是虚妄的,那它就不是你对手了。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你要是迷真起妄,那就全部是妄;你要返妄归真,那什么都是真。
所以,这个地方的核心思想,就是理观带动事修。
在<提婆达多品>当中,佛陀为了证明理观、事修是缺一不可,引用了两个实际的例子:第一个,就是一个大国王(这个大国王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因地)。
这个大国王为了追求无上菩提,放弃了王位,向仙人修学《法华经》。
然后,在提婆达多逆缘刺激之下,精进修学六度而成佛。
所以,蕅益大师说,释迦牟尼佛的因地这一块,强调事修的精进,以事修方式成佛。
这是第一个。
而龙女的转身成佛,瞬间,一转身变成男身,然后在南方无垢世界成佛,强调的是理观的成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两个是各有特色,但这两个其实是缺一不可的。
佛陀只是在表显事修、理观缺一不可。
所以,前面的释迦牟尼佛的因地成佛强调事修的精进,而龙女的成佛是理观的相应,就一念的相应。
我们把这个基本概念,理观、事修弄清楚,就可以往下看。
己二、明通经利益 分九:庚一、智积偈赞;庚二、智积提问;庚三、文殊回答;庚四、智积疑问;庚五、龙女释疑;庚六、挟权难问;庚七、献珠除疑;庚八、时众得益;庚九、大众信受
这一段是释迦牟尼佛赞叹文殊菩萨在龙宫弘扬《法华经》所成就的利益。
那么它对众生有什么利益呢?这个地方有九段的说明。
庚一、智积偈赞
尔时,智积菩萨以偈赞曰:
大智德勇健化度无量众
今此诸大会及我皆已见
演畅实相义开阐一乘法
广导诸众生令速成菩提
“尔时”
,这个尔时是什么时候?就是文殊菩萨率领无数坐宝莲花的菩萨从海涌出、住在虚空的这个时候。
这个时候智积菩萨看到这种庄严相,就用偈颂赞叹。
“大智德勇健,化度无量众。”
这一段是赞叹文殊菩萨,说具足大智慧大福德勇猛精进的文殊菩萨,您老人家依止前面的智德勇三种功德,来化度无量的众生,使令我们“今此诸大会”
,这个与会的大众,都能够见到这些坐宝莲花、在虚空坐的这些菩萨。
这个菩萨,我们前面说过,有权位的菩萨跟声闻大众。
权位菩萨当然修六度,声闻大众修四谛,但是他们会权入实以后,都是走上一佛乘。
他们入一佛乘以后当然就在空中住,形成一种庄严相。
智积菩萨就赞叹。
这些所谓的三乘的权教之人,经过文殊菩萨“演畅实相义,开阐一乘法”
……按照《法华经》的思想,除非你能够会归到一心真如,修即空即假即中,发起清净心、菩提愿以外,你所修的法门都叫事修。
事修可以让你成就安乐道,可以让你成就解脱道,但是你跟菩提道无缘,因为你没有找到正因。
而《法华经》能够“演畅实相义”
(第4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