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佛陀是怎么个期待。
戊二、明劝持 分二:己一、长行;己二、重颂
劝持就是佛陀用默然的注视眼光来劝勉与会的法身菩萨,在末法时代受持流通《法华经》,用暗示的方式。
这个地方有两段。
己一、长行
分二:庚一、菩萨请敕;庚二、顺佛发誓
庚一、菩萨请敕
尔时,世尊视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是诸菩萨皆是阿惟越致,转不退法轮,得诸陀罗尼。
即从座起,至于佛前,一心合掌,而作是念:若世尊告敕我等,持说此经者,当如佛教,广宣斯法。
复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见告敕,我当云何?
这段经文是说明与会的法身菩萨心中祈求佛陀给予明确的指示。
我们看是什么情况。
尔时,佛陀跟比丘尼授完记以后,就把他的眼光注视到与会的八十万亿那由他这些法身菩萨身上,但是佛陀那个时候是保持默然,并没有说话。
这一注视的时候,当然,佛陀的任何动作都一定有因缘的,这些菩萨是怎么样的情况呢?从自利的角度都是不退转,阿惟越致。
大乘不退转,往浅处说叫做初地,往深处说叫做八地,无功用行,就是至少是初地到八地了,这是从自利的角度。
从利他的角度,“转不退法轮,得诸陀罗尼”
,他们都能够开显中道的实相,而且内心总持一切的权法的要义。
他权实二法都是通达的。
法身菩萨被佛陀这么一看以后,就知道佛陀可能是要鼓励他出来承当弘扬《法华经》的重责大任了,就站起来,到佛前,一心合掌,心中就这样想说:如果世尊这个时候开口,明白地告诉我们,未来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当中能够受持弘传《法华经》,我们一定会顺从佛陀的教诲,来广宣斯法。
他动这个念头以后,又动了第二个念头:但是为什么我们站起来合掌的时候,佛陀还是保持默然而没有明白地指示?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这段经文,蕅益大师说,其实佛陀的心里是寄望于法身菩萨的,因为声闻弟子虽然入了法身,但是他还是不愿意到娑婆世界来弘扬佛法。
但是为什么佛陀不明白地告敕呢?蕅益大师说这有两层意思:第一个,“上来佛陀赞美人法,事义已足,不烦复言”
。
佛陀在<法师品>里面不断地赞叹弘扬《法华经》的人跟法,这道理讲得很清楚了,佛陀不想再说了,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为欲将护声闻他方之愿,故不称扬”
。
因为与会的不只是法身的菩萨,还有声闻弟子,如果佛陀开口要求法身菩萨在末法时代弘扬《法华经》,那么在座的声闻弟子就会感到压力了。
为了将护声闻弟子他方弘法之愿,所以故不称扬。
他的意思就是说,佛陀希望法身菩萨主动地表态。
因为你主动地讲,声闻弟子没有压力,他反而会产生一种效法。
如果佛陀指定你出来弘法而没有指定声闻弟子,那某种程度对声闻弟子会产生压力。
佛陀的意思就是希望你主动地发愿,因为我该讲的都讲了,所以佛陀就默然。
庚二、顺佛发誓
弟子们当然就明白了,就开始发愿了。
时诸菩萨敬顺佛意,并欲自满本愿,便于佛前作师子吼,而发誓言:世尊!
我等于如来灭后,周旋往返十方世界,能令众生书写此经,受持读诵,解说其义,如法修行,正忆念,皆是佛之威力。
惟愿世尊在于他方,遥见守护。
法身菩萨在佛陀默然的时候,就知道佛陀希望他们主动地发愿。
(第6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