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彬彬有礼,礼多人不怪
诗经说:“谦谦君子,赐我百朋。
"
礼多不怪,原是为人做事之常情。
礼多人不怪,是人之常情。
老王是不善客气的人,又患有高度近视,十步以外,看不清来人的面貌,对于熟人,只会由听声音来辨别他是谁,因此不熟悉的人,往往误会他是自大成性。
他为补救他的缺憾,对人非常有礼貌,就是对于小妹倒茶,也总是加上“请你”
,或“谢谢你”
。
别人来到他面前,有所陈述或要求,他总是起立,绝不坐在椅子上,有时还称他们为“先生这些举动他们未必产生好感,但相信至少不会发生恶感。
某丙是某公司的最高领袖,高级职员去见他时,他不但坐着不动,也不屑回对方一声某先生,而且不肯关注对方的陈述,来人只好站在旁边说话。
有时碰到他不高兴,或认为对方说的话不对,他竟始终不开口,好像听而不闻,也始终不看对方,好像视而不见,对方落得一场没趣,只好悻悻退出。
他对高级职员如此,对其他下属,当然可想而知。
就是对待朋友,同样也是爱理不理的神气,实在令人难受。
当他得势时候,大家只敢在背后批评,当面还是恭维奉承,但心里都反感他。
他种了这种恶因,后来形势逆转,一时攻击他的人非常多。
当然可能还有其他重要原因,然而平常待人傲慢,至少是个辅助条件。
《易经》说:“相鼠有皮,人而无礼,人而无礼,不死胡为!”
无礼取怨于人,真会咒人早死。
人在社会上,要多结人缘少结人怨,而多礼便是一件必要的工具。
礼是人为的,是后天的,必须要用心去学习。
学习使人养成习惯,如此,多礼便能行无所碍了。
孔子也说:“不学礼,何以立。”
孔子的所谓礼,自不单指礼貌而言,但是礼貌必在其中是可以肯定的。
言语行动,音容笑貌,都要注意。
礼多人不怪,在对人方面来说,礼多可足以表示你是位君子呢!
然而多礼还必须诚恳,多礼而不诚恳,可得知其人的虚伪,虚伪反而使人讨厌。
能诚恳,才能恭敬,才是真的礼貌。
俗语说:人熟礼不熟。
这就表示,你对于熟人,也要有礼貌,“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
我以为晏子所以能够被“久而敬之”
,他必先对人能够久敬。
久而敬之是针对双方面而言,并且,更须先由每一个人自身做起。
3.注重礼仪着装,给人良好印象
做人做事,讲究给人以良好的印象,而礼仪着装决定了人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就是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一个人给别人的初次印象几乎都是视觉上的。
(第18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