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根据公司实际的形象状况,在材料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活动目标。
一般来说,调查分析中确认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目标。
第四条公益活动的类型。
(1)"
仁爱"
型公益活动。
如捐助敬老院、孤儿院等。
(2)"
重大事件"
型公益活动,如对公众普遍关注的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提供帮助。
(3)引导参与型的公益活动,以企业行为带动社会行为,以商业行为推动公益事业。
(4)引导时代趋势的公益活动,如引导消费者科学消费等。
第五条公益活动的主题选择。
(1)支持社会福利事业:如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康复、托管服务,扶助贫困地区救助弱势群体等。
(2)资助教育事业:援建希望小学,设立奖学金,资助特困生等。
(3)提供社区服务:建设与完善企业所在社区的基础设施或资助社区文化事业。
(4)保护环境:宣传加强环保意识,资助相关组织的环保研究,组织员工参与义务植树活动等。
(5)资助医疗保健事业:向医院捐赠医疗设备,资助医学研究等。
(6)帮助发展文化艺术事业:举办或赞助艺术展览、歌唱比赛等。
(7)支持市政建设:以公司或个人名义命名相关道路等。
第六条举办公益活动的注意事项。
(1)目的明确,计划周密,提出的口号要既有深刻内涵,又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够引发公众的兴趣和关注。
(2)组织精干的筹备队伍。
队伍成员应明确分工,密切合作,充分准备,细致工作,以体现公司的实力。
(3)活动预算应留有余地,以备不时之需。
(4)根据交通、气象和参加人数等因素,确定活动的时间、地点及规模。
(5)制订报道计划。
事先联系媒体,组织记者进行采访或自行撰写新闻稿。
(6)活动结束后,应详细地记录活动过程并形成书面工作总结。
第三章附则
第七条本办法的最终解释权归公司行政部所有。
第八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17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