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 赵鼎执法讲公正 王德世忠受处理-《纳兰心事有谁知》

第四十一回 赵鼎执法讲公正 王德世忠受处理(第4页)
🎁美女直播

建炎三年闰八月,宋皇帝赵构下诏说:“敌人现在迫逐日紧,没有宁息停止的日期。

朕若定居建康,不复移跸,与搬迁去湖北、山东,或者去江苏等地,山川形势,地利人情,哪个地方能立足,哪个地方不能立足?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差?朝廷各部门可以和各地官员、职事、边将讨论一下,然后报告上来。”

张浚建议定都武昌,开始大家都赞成。

可是张浚离开之后,江、浙士大夫就开始摇动他的建议,吕颐浩也跟着变动了最初的决定。

这天,皇上下诏让随驾百官及诸统制全部来到都堂,每个人都写出将去定都的地段和具体原因,众人大体上都认为:“湖北、湖南路比较远,馈饷难以为继,又考虑圣驾一动,则江北群盗乘虚过江,东南就被盗贼占领了。”

第二天,辅臣进入对话议事,皇上还没有看完全部奏章,就对吕颐浩说:“我估计大家的奏章中对朝廷搬迁的去向意见不统一。

当年我们真宗的澶渊之役后,陈尧叟是蜀人,就建议朝廷搬迁去蜀地;王钦若是南方人,就建议朝廷搬迁去金陵,只有寇准一个人建议下决心亲征。

唉!

人臣如果不以私事为考虑,专心为国计议,那么就没有什么影响决策的因素了。

因此那些奏章也就不需要多看了,还是往东边去吧。”

金兵攻打到了长江边上,宋皇帝赵构就跑到了浙江会稽,又把大臣和诸位将领召集到一起,问以移跸之地。

赵鼎说:“自古帝王多数都经营中原。

而经营中原当自从关中开始;经营关中当自从蜀地开始;欲幸蜀地当自荆、襄开始。

江苏等地偏居一隅,并非进取中原之地。

湖北等地左边连接川、陕,右边控扼湖湘,而下瞰东京、洛阳。

古代三国所必争的地方,宜以公安为行阙,而屯重兵于襄阳,运送江、浙之粟米以资川、陕之强兵,经营天下大业,再没有比这更好的策略了。”

御前右军都统制张俊,御营都统制辛企宗,劝皇帝从湖北去长沙。

左军都统制韩世忠这时也来了,他上奏说:“国家已经丢失河北、山东,若又放弃江、淮,那还有什么地方!”

皇帝让内侍带领他们三人来到都堂仔细商议。

皇帝赵构听说张俊等人都以各自利益为重,实行完全的退避之说,怫然不悦,非常生气,一直到了晚上都没有吃饭。

吕颐浩等人看到大家议论纷纷,犹豫不决,就上奏再讨论这件事情。

皇帝赵构告诉他说:“张俊、辛企宗不敢战斗,因此准备退避于湖南。

朕以为金人所依靠的不过是骑兵人多罢了,而浙西是水乡,他们骑兵虽然多,但不得驰骋奔袭。

而且人心一摇,虽然到了四川、广西,恐怕这些地方都会被敌军占领了。”

吕颐浩说:“金人的计谋,是以陛下所到的地方为边界。

现今应当且战且避,就是为了保证陛下处于万全之地。

臣吕颐浩愿意坚守常州、润州(均为今江苏镇江)进行死守。”

皇帝赵构说:“朕左右怎么可能没有宰相呢?”

周望说:“我观察翟兴、李彦仙这些守臣,他们以溃卒群盗组成队伍,都能与金兵对垒,拒守陕西、洛阳地区。

而臣等备位宰执,若不能死战以守,以后有啥脸面见李彦仙这些大臣呢!

我如果选择避敌的话,实在感到羞耻。”

皇帝赵构说:“张守刚才建议说,不如留下杜充防守建康,咱们不要过江。”

吕颐浩说:“臣与王綯、周望、韩世忠等人也进行了商议,也是这个意思。”

这样,皇帝赵构就任命杜充同知枢密院事,官至执政。

又命令韩世忠防守镇江府,刘光世防守太平及池州,吕颐浩等也以为然,也就不再去其他地方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宋帝心事有谁知请大家收藏:(aiquwx)宋帝心事有谁知


(第4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