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官回到林地所,私下又对总支部那几个委员做了工作,告诉他们,事成后,太行县答应把他们几个支委的老婆安排到城里上班,他们几个支委的孩子也可以安排到县城最好的学校上学。
这对总支委委员是很有诱惑力的!
(不只对总支委委员很有诱惑力,对林地所所有干部职工都很有诱惑力的。
)
当初,林地所的苹果园选在太行县城西三十多里的地方是经过科学勘察决定的,是从果树生长的最有利的条件考虑的。
这里是丘陵地带,背靠高山峻岭,水气聚集,空气湿润,土质松软,透水性好,又呈弱酸性等……
但苹果园选在这地方,却离人类自然聚集生活圈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给工作在苹果园的教职员工的生活带来不便。
平时要想购买重要日常生活用品,都得到县城去。
而每跑一趟县城都得折腾一整天,每次从城里回来都得灰头土脸的,——一大早就得爬起来,跑到公路上等进城班车。
进城班车还不停在县城内,而是停在县城北边三里外的公交车站。
从车站下了车,就得赶紧背着大包拎着小包快速往城里走。
在城里买上清单列好的物品后,还得赶紧回城北的车站,不然赶不上回林地所的班车。
经常有人因购物排队,赶不上下午回林地所的班车。
赶不上回林地所的班车,就得背着、扛着购买的生活用品走回林地所。
三十多里远的路,又身负重物,走上三四个小时才能回到家。
回到家,个个累得臭死。
数九寒天还要冻个半死,烈日酷暑还被热得汗流浃背。
而且,每次进城购物,还得花几块钱买车票,这对于当时月薪只有几十大元的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如果能把自己的老婆安排到县城上班,将家从林地所搬进县城,就会一劳永逸解除进城购物的苦恼。
还有,孩子上学接受教育的问题。
那个年代实行九年制免费教育,但绝对就近上学,乡村的区中学里都设有高中。
林地所的孩子只能就近旁边的区属中小学上学。
林地所是知识分子聚集地,深知教育对孩子成才的重要性,只是苦于没有条件送孩子进城上学。
一旦孩子可以到教育条件好的城里上学,肯定趋之若鹜。
还有!
老婆到城里就业!
这更是让林地所总支委委员们高兴得合不上嘴的事,——老婆一下从家庭妇女变成了政府公职人员,原本单职工的家庭一下变成了双职工的家庭,家庭收入也立刻翻番,老婆退休后还可以拿到退休金。
所以,当赵长官在总支委会上提出用桑场换苹果园的提议后,李鹏飞立刻发言支持赵长官的提议,他的理由是桑场比苹果园大很多倍,而且桑场又在县城边上,从土地价值角度来说,特别划算。
刚解放时,蚕织业在国民经济中还是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种桑树发展养蚕业受到各级的重视。
桑场不仅规格高,占地面也很大。
太行县的桑场就被定为县团级,而且地域辽阔。
我记得,要从桑场的东头走到西头,或者从桑场的北头走到南头,都得走很长时间,而且里边的桑树不是那种小叶子又结桑葚的、又高又粗的桑树,而且是那种树干不太高、树围又不太粗、但桑叶非常大的那种桑树。
大的叶子比A4纸小不了多少。
用不了几个大桑叶就能把养蚕的大簸箕盖满了。
(第1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