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周王,就如同古代的帝王。
他肯定能够战胜叔带的(周室虽衰,天命未改。
今之王,古之帝也。
其克叔带必矣)。”
晋文公又说:“再为我筮卜一下。”
得《乾》下《离》上,《大有》之卦,第三爻动,变为《兑》下《离》上《睽》卦。
郭偃解释说:“《大有》之九三云:‘公用享于天子’。
战克而王享,吉莫大焉。
《乾》为天,《离》为日,日丽于天,昭明之象。
《乾》变而《兑》,《兑》为《泽》,《泽》在下,以当《离》日之照,是天子之恩光照临晋国。
又何疑焉?”
晋文公大悦,于是就检阅兵马(乃大阅车徒),分左右二军,任命赵衰为左军大将,魏犨为副将;郤溱(xiqin)为右军大将,颠颉为副将。
晋文公引领狐偃、栾枝等,左右策应。
临出发时,河东(黄河东岸,晋国地盘)守将报告:“秦伯亲自统帅大军勤王,已经来到河上,很快就要渡河了。”
狐偃上奏说:“秦公志在勤王,之所以屯兵在黄河边上,是因为前往东边的道路不通的缘故(所以顿兵河上者,为东道之不通故也),比如草中之戎,丽土之狄,都是车马必经之路,从来都没有与秦国有过交流,担心不是那么顺利,所以迟疑不敢前进。
主公就派人行贿给两个夷人部落,告诉他们我们要借道前去勤王,两个夷人部落肯定听从,再派人去谢绝秦君,就说晋国已经派出军队,秦军就会撤回了。”
注:1.【草中之戎:今山西东部。
《国语.晋语四》:晋文公‘乃行贿与草中之戎与丽土之狄,以启东道’。
韦昭曰:‘二邑戎、狄,间在晋东’】
2.【丽土之狄:春秋时期众狄之一部,亦称骊土之翟,分布于今山西晋城县南。
丽土指骊戎故地,原居住于骊山,今陕西临潼东南,后迁至山西晋城县,晋献公五年,公元前672年,晋灭骊戎,众狄入居骊戎故地】
晋文公听从他的话,一方面派狐偃之子狐射姑,带着金帛,去向戎、狄两个部落行贿;
另一方面,派胥臣(臼季)前往黄河边上谢绝秦国。
胥臣拜见秦穆公,表达晋侯的意思:“天子避难逃亡在外,是您的忧愁,也是我家主公的忧愁,我家主公已经集结全国的兵力,代表您出面,已经很有胜算,不敢劳烦您的军队再走那么远了(天子蒙尘在外,君之忧,亦寡君之忧也,寡君已扫境内之师,代君之劳,已有成算,毋敢烦大军远涉)。”
秦穆公说:“我就是担心晋君刚刚即位,军队还没有集结,所以才来到这里,以准备给天子解决困难,既然晋君已经限期起兵维护大义(克举大义),那我就静候佳音了。”
蹇叔、百里奚都说:“晋侯想要独自获取大义的名号,用以压服诸侯,担心主公分走他的功业,所以派人来阻止我们的军队,不如乘势而下,共同迎接天子,这不是更好吗?”
秦穆公说:“我也不是不知道勤王是件有功德的事,但东边道路不通,担心戎、狄从中作梗,晋国刚刚稳定政权,没有大的功劳拿什么安定国家,不如让他去做吧。”
于是派公子絷随左鄢父来到泛地,问劳周襄王,秦穆公班师而回。
胥臣回报秦君已退师,晋兵于是就前进,屯兵阳樊(河南济源县西南),阳樊守卫大臣苍葛出郊外劳军,晋文公派郤溱包围温邑(河南焦作市温县),派赵衰等前往泛地迎接周襄王。
注:【阳樊:河南济源县西南。
太行之南、黄河之北的阳邑,故曰阳樊)】
周襄王于夏四月返回都城洛阳,周、召二公迎接入朝。
温邑人们听说周王复位,就自发地组织起来攻击颓叔、桃子,把他俩杀死了,打开城门迎接晋军,太叔慌忙携带叔隗登上车子,想要逃跑投奔翟国,守门军士关闭城门不让他们离去,太叔仗剑砍倒数人,却被魏犨赶上,战不几合,被魏犨斩了。
军士擒获叔隗,魏犨道:“这个淫妇留她何用?”
命令军士乱箭射死。
(第3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