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这种准确定位自己的做法比起许多人盲目地在公司打工要好得多,至少温州人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然后一步一步地去做,成功也就会在不远处等着他们。
而那些习惯于盲目为他人打工的人呢?他们仅仅是为了混日子,整天像一个机器一样,按部就班地工作,全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
网易的创办人丁磊说过一句话:“一个人的生活就像在大海里航船,当一个人连自己的目标都不知道是什么时,任何方向对他来说都是不顺的。”
丁磊说,在创业中,他从未丢弃过自己的理想。
丁磊坦言:“今天有网易这样一个公司,与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分不开的。
从小我就非常喜欢无线电,初一我组装了自己的第一台六管收音机,在当时那是一种最复杂的收音机,能接受中波、短波和调频广播。
很大程度上,我也受了父亲的影响,认为自己将来最骄傲的职业是能成为一个电子或者电气工程师。
读大学时,我就选择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上大学时,父母担心计算机的长期辐射对人体会造成伤害,不支持丁磊读计算机,他就选择了通讯专业。
但丁磊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想,认为电子或者与电相关的学科都是他感兴趣的东西。
毕业后,丁磊回到家乡,在宁波市电信局工作。
1995年从电信局辞职出来,丁磊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但他去意已定,一心想去南方闯一闯,家人也是无可奈何。
当时,外企灵活的制度、奖罚分明、没有官僚习气,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都是心目中的理想所在。
在外企工作了一年,丁磊又发现,天天干同样的一件事情,对一个技术工程师来说并没有多少乐趣。
而且到1995年,公司上下还没有人能够认识到Internet给信息工业带来的突变和飞跃,丁磊也又一次萌发了离开那里和别人一起创立一家与Internet相关的公司的念头。
在当时他已经可以熟练地使用Internet,而且成为国内最早的一批上网用户。
离开Sybase也是丁磊的一个重要选择,因为当时他要去的是一家原先并不存在、小得可怜的公司。
但他当时非常有信心,相信它将来对国内的Internet会产生影响,也倾注了他满腔的热情。
除了投资方外,公司的技术都是丁磊在做。
也许是在1996年丁磊还只有技术背景,缺乏足够的商业经验,最后发现这家公司与他当初的许多想法发生背离时,丁磊只能再次选择离开一手建立起来的公司。
撇开管理上的原因之外,丁磊几乎从头到尾目睹了它在中国电信对ISP的巨大挤压下逐渐没落,一年后就变得奄奄一息,无力挽回颓势。
1997年5月,丁磊决定创办网易公司。
网易从丁磊一个人创办起,没有向银行或朋友借一分钱。
丁磊当时的想法就是要做一个中国的Internet公司。
走这样一条路,丁磊经历了比别人多的困难。
但到今天,他也品尝了别人没有的财富。
网易公司成立于1997年5月,现在已是国内当今最有影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一直谋求成为中国数字生活与数字商务的起点。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网易依靠其技术优势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连续创造了若干第一:中国第一家提供中文全文搜索、第一个大容量免费个人主页基地、第一个免费电子贺卡站、第一个虚拟社区,第一次网上新品拍卖,第一个中文个性化服务等等,两次在中国最具权威性的CNNIC网站评比中被评为十佳网站之首,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网站之一。
目前,网易已经抛弃门户站点一贯的“大而全”
的概念,围绕数字商务进行大胆尝试,目前已拥有一个成熟的数字商务平台和大量网上交易的人群,数字商务初具规模。
丁磊说:“一个年轻人首先要有理想和目标,虽然每个人的天赋有差别,像我也感觉自己在技术方面爱动脑筋,有一点聪明之处,但如果没有积极进取,没有在技术方面不停摸索,我也不会有熟能生巧的本领和一些创新。
尤其一个大学生离开了学校之后,一开始都会感到非常迷茫,到某一家工作单位以为那就是自己的归宿,但重要的是要怀抱理想,找准自己的方向,而且决不放弃努力。”
梦想是成功之源,也是成功的动力,没有梦想就无法理解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不知道自己想获得什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
而所谓的成功就是梦想的实现,没有梦想也就无所谓成功。
不管是什么时候,在创业的时候,还是在企业发展的时候,温州人总是不断地思考着自己应该做什么,不断地寻找着更加适合自己的机会。
结果,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中前进。
3.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一个人的心有多大,志向就有多大,将来的成就就有多大。
心大的人才会产生伟大的志向,志向伟大的人才会产生出天赋神授一般的精神力量和旺盛斗志,这种力量和斗志鼓励他们去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并最终取得成功。
有这样一句话:“取乎上,得乎中;取乎中,得乎下。”
(第5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