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像大海一样宽容低调是一种风度-《低调的智慧韬光养晦》

第3章 像大海一样宽容低调是一种风度(第5页)
🎁美女直播

谁都想胜利,这个时候,也只有充分发挥各自的学、才、识、德、体、量了。

事情到了这份上,量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无论在胸襟或合作方面,都应拥有“大度量”

只有那样才会有机会、有能力去竞争。

宽容,就不要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

在交往过程中,人和人之间难免会有一些摩擦,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样“勺子总会碰锅沿,脚板总要擦地皮”

,但是请记住“在这小小的天地里,我们大家生活在一起”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总是耿耿于怀呢?要知道没有度量的人,是干不出什么事业,成不了什么气候的。

君子不计小人过

君子是一个雅名,但做真君子却非易事,那首先是一种涵养,至少不与小人计较。

如果你与小人计较,你就不配君子的名号。

小人没有不斤斤计较的,君子自与此不同。

俗话说好鞋不踩臭狗屎,就是这个道理。

若与小人计较,自己岂不等同于小人了?所以真君子都有雅量,成大事业者犯不上与小人计较,以免阴沟里翻船,那太不值得了。

战国时,鲁平公有一天想出来接见孟子。

鲁平公的心腹臧仓在鲁平公面前说孟子的坏话:“礼义是要从贤者身上表现出来的,而孟子的丧事一个接着一个,可见他并不守礼义。

您不要去见他。”

平公说:“好。”

便没有见。

后来孟子的学生叫乐正克的来告诉孟子说:“鲁平公要来见您,他的心腹臧仓拦住了他,最终使鲁公来不成。”

孟子说:“我不能见到鲁侯,这是天意。

臧家的那个孩子怎么能使我不能见到鲁公呢?”

可见孟子作为圣贤待人多么仁慈温厚,不与小人计较到什么程度。

东汉桓帝时,有一个人叫左原,是陈留人,是郡学的学生,曾经因为犯法被开除了。

郭林宗曾经在路上碰到他,便安排了酒席安慰他。

林宗对他说:“以前颜涿聚是梁甫的大强盗,段干木是晋国的大马贩子。

最后一个成了齐国的忠臣,一个成了魏国的大贤人。

希望你千万不要怨恨,要多反省自己。”

左原接受了林宗的话。

当时有人讽刺郭林宗不和恶人断绝交往。

林宗说:“人如果不仁义,而你又恨他过度,是要出乱子的。”

左原顶不住周围人的讥讽和白眼,忽然又生怨恨,结交了一批刺客,想杀掉太学里的那批人。

那天,林宗正好在太学里。

左原感到辜负了林宗的教诲和信任,很是惭愧,就回去了。

东汉陈寔,字仲弓,颍川许人。

有志向,好学习。

先做颍川郡功曹,后来为太丘长。

灵帝初年,碰上中常侍张让的父亲死了,归葬颍川。

虽然一郡的人都去吊丧,但名士们一个都不去。


(第5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