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职场提问术说得好不如问得好-《问话的技术书有哪些》

第4章 职场提问术说得好不如问得好(第4页)
🎁美女直播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市场上买的。”

王东老师接着问:“那市场上出售的商品又是从何而来?”

有学生回答:“劳动而来的。”

王东老师继续问:“所有的物品都是劳动产品吗?所有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吗?”

学生们摇摇头,却又说不上来,王东老师问:“原因是什么呢?”

这样几个问题一一回答下来,使得“商品”

的外延范围越来越小,逐渐显示出了内涵。

最后,王东老师轻易揭示了:“商品就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课程结束后,王东老师总结说:“这样的提问方式,循序渐进,能够带领学生轻松地跨越思维的台阶,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领导向下属提问,其实就恰似于老师向学生提问。

在提问的时候,需要有所铺垫,你的问题提出来才不会显得突兀。

比如,领导一开口就问“这事你怎么办成这样”

?而在这之前,没有任何的提示、铺垫,或许,那些反映不够快的下属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你问的就究竟是什么。

一位主持人回忆了自己的一次采访经历:“在一次采访中,我们要通过散装水泥谈到节约型社会,如果一上来就大谈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感觉很空洞,观众也不会喜欢,因此,我们就先从解释散装水泥说起,最后升华到提倡资源节约型社会,这样就很自然地达到了目的。”

所以,在日常工作中,领导提问要善于掌握谈话的真正目的,提问方式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如此一来,才能够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1)由浅入深

在正式提问的时候,需要做到由浅入深,任何谈话在最初谈话时都会从一个很浅显、很小的点开始,一点点地深入。

比如,许多主持人在采访名人的时候,有可能第一句话只是:“你最近在忙些什么?”

以最浅显的最近动态,慢慢延伸,再聊到其关于感情、工作方面的话题,从来没有一个主持人开门见山就问:“听说你的公司最近亏损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能给我们说说吗?”

这样的提问对采访者显得不够尊重,另外,观众也不太容易接受这样的提问方式。

其实,这种由表及里的提问方式,恰恰是领导者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2)由表及里

在询问到某一大问题的时候,领导不要着急触及问题的实质,而是先从表面下手,先询问下属几个简单的问题,等铺垫做得差不多了,再问及问题的实质,这样,会显得你的提问不那么突兀,而且自然,下属也就容易回答了,整个谈话也能顺利进行了。

4.提议前要充分准备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我们在提问之前还应该做好准备工作,这样在提问时才能应付自如、游刃有余。

在日常沟通中,许多能说会道之人,说起来头头是道、娓娓道来;有的人却吞吞吐吐,磕磕巴巴,词不达意。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呢?这就在于说话者是否做好了准备。

有针对性的提问前期准备包括说话对象,收集相关资料,明确自己的主旨,制造说话机会,设计提问细节,等等。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对于提问而言,也是如此,做足了准备,你才明白自己可以问得更好。

提建议其实就是批评的一种,目的是为了改进工作,既然有建议就意味着上司在工作中有所失误,所以,建议切忌明目张胆。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或多个想法,而且一常常自信这些想法若被实施将会大大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真正有事业心的人难免向领导提供建议,做这种事应注意的是不必太急。

首先,从上司的角度来看,你的想法也许没什么了不起——事实上,也许很不成熟。

而且,你要记住,他的看法与你完全不同。

有许多内在的因素你大概并不十分清楚,但当它们与其他事物放在一起时,就很可能明显地表现出来。


(第4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